贾海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青龙山学校 黑龙江省 佳木斯市 156333
摘要:《体育与健康》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指出,体育学科不光要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还要从小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并在传授道德思想教育。体育是一项综合教育,它所培养的是精神、品质、毅力、心理各方面的品质修养。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体育
新课标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增进学生健康的必修课程。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发育期,科学地锻炼对学生至关重要,就当前的体育课能不能达到新课标中的要求,能否让学生的身心得到保障,体育教师起着关键作用,借此,给小学体育教师提出几点建议:
一、在“意识”上下功夫,让学生认识健康的重要性
新课标倡导“健康第一”的思想,同时指出,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是以增进学生健康的必修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但是,曾经的实践证明,有相当比例的孩子存在惰性心理,主观上不主动,造成体育课课堂气氛沉闷,经常达不到体育课所要求的效果。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调整好学生的心理、思想状态。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能直接拿运动当体育,应该抓住问题所在,做动员破冰工作。首先预设情境,溶解学生的思想意识,有意拉长体育课的前奏,把学生的思想意识拉进体育课堂中。比如,给学生讲一些体育明星中国女排为过争光的故事;和学生一起看体育记录实况等等,这样孩子就明白了体育对体能提高的重要性,真正懂得了体育是为国争光的基础课,同时也认识到运动和健康幸福的重要性。那么,好的体能还不是靠一节两节体育课能够达成,就应该养成经常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学生会轻松认识到好习惯促成好人生的思想认识,这样顺利地打开了“意识”的大门,积极主动地走进体育课堂。
二、在“兴趣”上下功夫,让学生自主动起来
新课标中指出,体育课是在掌握运动技能中受到教育,这个过程是在自主+合作中完成,自主选择和自主练习,合作学习,就存在调动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的问题,激活这些因素,靠的就是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是开启兴趣课堂的“金钥匙”,那就是让体育充满趣味性,游戏往往让体育看溢满了笑声,为学生的体育成长历程增添了几分营养,更使体育课堂魅力大增。例如:在体育中穿插传统游戏“丢手绢”、“老鹰抓小鸡”、“我的兵马被你挑”等等,所以,兴趣是打开体育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天窗。
三、在“创新”上下功夫,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课
体育课,是室内室外结合,理论和体验结合,就其内容都是运动项目,教师在传授技巧的同时强化体能训练,因此,学生感受到非常枯燥。新课标,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上没做具体的规定,给了很大的空间由我们老师自己去设计,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体育课,就必须要在创新上下功夫。
在创新上下功夫,就是有侧重地给体育教材做“手术”,使课堂充满生机,通过“手术”完成教材的二次加工,实际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一定要具备活化教材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原有的教材课程进行增、减、换,换掉有伤害性的危险的器材的应用及行为,有难度要领也要及时调整,增加学生喜爱的项目。比如,滑冰对初学比较难,冬季在户外比较冷,实地危险性大,初滑也是技能动作的学习和掌握,有经验的老师灵活的换成室内。篮球踢球也是一样,在学生没有掌握要领的情况下,用手缝的布口袋取代足球。在学生看来,经过创新的体育课堂,充满了芳香和魅力。
四、在“精神”上下功夫,关注学生品质培养
《体育与健康》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指出,体育学科不光要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还要从小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并在传授道德思想教育。体育是一项综合教育,它所培养的是精神、品质、毅力、心理各方面的品质修养。低年级的体育是体育教育的启蒙阶段,重点在体育意识的培养,因此,必须讲求规范,让学生知道,每一项运动,活动,游戏都有其规则的,这些规则渗透着集体观念,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公平理念,团队意识,拼搏进取等,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如,以达到品质的培养目标。例如:拔河所渗透的是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篮球、足球主要是公平合理;短跑培养的是拼搏精神,长跑勇敢坚持的意志。在各项比赛中学生体验成功和失败的感受,使学生获得一种独特精神与品质历练的过程,所以,体育课,我们的体育老师一定在选择体育项目和内容的时候,更要关注学生的优秀品质的形成,开展适合学生成长的项目,把意志品质的培养贯穿于体育教学中,使学生的体智有目的,有计划,有节奏地发展。
五、在“业务”上下功夫,增强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
体育虽然是一门综合学科,但和其他的说讲学科来比,几乎在学校趋于边缘化状态,考试期间,常常给其他学科让路,教师也成为学校招之即来的勤务工。因此,体育教师的地位往往不被重视。要想提高教师地位,得到其他学科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最主要的还是在业务上下功夫,提高体育教师的文化、业务素养。一方面不断拓展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走专业发展之路,更好地服务体育教学。另一方面就是加强边缘学科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学习,掌握一定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知识,运用好教育机智,处理好意想不到的各种突发情况。
六、在“沟通”上下功夫,激活点燃师生共鸣
有句古训“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起到很大的作用,这就需要老师要在沟通上下功夫,寻找教学与生活,老师和学生生活经验交往的共鸣点,引起共鸣,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同时,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注重观察学生,观察生活,关心学生,性情随和,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找好切入点,参与学生们课外开展的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打“情感牌”,这样,才会给出适合学生发展的锻炼项目。学生才会主动接近你,才会喜欢你的体育课。
六、在“内容”上下功夫,丰腴学生的成长空间
很多学生也会收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广场活动,健身操、广场舞之类,全名走布健身等活动的影响,学生的渴求欲望每时每刻都是敞开的门,这时我们的教师就应该把握契机,在内容上下功夫,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可以添加一些传统的运动项目,比如:轮滑、踢毽子、滚铁环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制教具,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比如:陀螺,也叫冰嘎;木制的冰爬犁等,都是传统的运动项目,甚至,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比赛等,这样学生的运动的积极性就充分调动起来了。
总之,作为体育老师,不仅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增强体质的任务,而且还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荣誉感,道德观,审美感,成为培养学生意志行为的有力阵地。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结构与社会评价研究[J].唐宏贵,黄靖,周细琴,王晓敏.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02)
[2]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J].冯晓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02)
[3]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素质结构改革的启示[J].霍笑敏,赵雨.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