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5期   作者:李国旺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使得更多的教师有了新的思考;
        李国旺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火市中学  4258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使得更多的教师有了新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也起到了相当积极有利的作用与效果。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化学兴趣、化学思维、综合能力、教学效果方面,都发挥着明显的巨大作用,从而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引言: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对于实验的教学同样尤为重要,利用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融合来进行教学,往往能起到不错的效果。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将教学内容以及实验材料更加丰富化,有利于激发并提升学生的实验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合理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们进行更为直观的实验展示,以此来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与掌握,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的优化实验教学,也能够通过充分的展示实验来让学生将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更好的掌握,不仅能够起到增强学生学习体验的效果,也能够让学生对实验题型以及实验理论有充分的解决策略与技巧。
        一、丰富实验材料,激发学生兴趣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实验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理论知识,也就是说,化学的理论知识从根本上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因此,要想使得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得以提升,还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只有让学生能够对实验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更加高效率的学习化学知识。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教学时,尤其是在多媒体上的应用,能够将文字、语言、图片、视频等更加形象直观的进行展示,并且利用信息技术本身的优越性,也能够极大的将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材料进行扩充与丰富,从而使得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
        例如:在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时,此时教师已经为学生们讲过了空气、氧气的相关特点,以及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因此在进行这一实验活动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实验展示,让学生们在对实验进行直观的观察过程中来加以引导。教师:“同学们,在进行氧气制取实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实验器材进行一一的观察与使用方法的学习。”通过巩固学生们对于试管、导管、集气瓶等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尤其是对酒精灯的点燃与熄灭。学生们对实验器材以及实验药品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也有利于其实验心理的提升,在加之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视频的播放,从而能够极为有效的将学生的实验兴趣提升到最大。这样一来在进行实验装置的组装、操作步骤的学习、以及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态度来说,都能够让学生在心怀极大积极主动的意愿下进行,从而也会让学生的实践操作以及理论学习都得以提升。
        二、通过直观展示,增强学习体验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往往也能够注意到,在对一些理论进行语言上的讲述时,很多初中生由于自身发展规律所带来的局限性,会对教师的讲述难以理解。例如在进行分子运用的讲述中,由于分子具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不同的存在形式,而在每一种不同的状态中的结构与运动都各不相同,通过语言的讲述很难让学生较为清晰的掌握不同物质分子在不同状态下的结构与运动。而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通过视频或者简单动画的方式来进行直观的展示,则能够更为充分的让学生对化学理论以及实验的认识更加全面且具有体验性,以此更有利于学生更为清晰的认识与掌握。
        例如:在学习《分子与原子》时,如果教师仅仅是通过课本教材与语言讲述,很难能让学生明白物质是怎样由分子与原子构成的,也很难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一滴水里会有1.67×1021个水分子。而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来将化学理论通过形象而又较为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示,不仅能够给予学生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也会促进学生的掌握。通过实验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水在阳光直接照射下会干的更快?”“墨水为什么能够与清水进行混合?”通过多媒体来进行实验的展示以及相关理论的体现,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来对分子的性质进行总结,从而能够让学生在这样的实验教学下会更具学习体验。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以及分子结构的规律总结,也能够更高效率的得出相关结论:“温度高,分子运动快。”“分子之间有间隔。”等。
        三、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率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在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要能够关注到学生在这一教学方式下学习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实验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与完善。这不仅是新课改中的倡导所在,同时也是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教学思维所在,只有不断的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才能够使得教学更具高质量,教学更有好效果。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优化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更好的将实验中的变色、沉淀等进行放大体现,也能够通过进行实验对比起来让学生更为明显的观察到实验中的不同。从而使得学生的对实验的认识更为清晰,将实验效率大大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水的净化》时,我们知道通常净化水的方式有三种:静置沉降法、吸附沉降法、过滤法。对于静置沉降法来说,来为学生展示从学校池塘中舀来的一盆水,通过一段时间的静置沉降,学生们可以发现一些杂质沉到了最下面,但还是有一些杂质混在水中,所以这样的水并不可以直接饮用。进一步的,教师首先用课堂动手实验来进行过滤法的实验,学生们会看到水中的固体与液体得到了很好的分离,但如果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来展示过滤法,就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观察到实验前后的水的明显变化。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来进行实现现象的放大,来促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观察到实验中的变化,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理解。


        四、完善解题技巧,加深学生理解
        在化学的教学中,尽管实验教学非常重要,但是教师还需要注重通过实验教学来引导在化学理论上的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实验题型进行着重的教学,也能够起到帮助学生完善解题技巧,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理论的掌握与理解。否则就会造成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是一知半解,出现很多简单容易的概念却记不住或者理解错误的问题。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来将实验教学进行逐步拆解教学,并且也能够给予学生一个较为直观、易懂的解题思路,以此使得学生能够较为充分的掌握实验当中的重点难点,并且能够延伸到理论的学习上,从而起到加深学生理解,强化学生认识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时,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来展示实验,并且将其实验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也能够进行更为具体的体现,从而起到加深学生理解以及记忆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每一个化学方程式就对应一个化学实验,在化学实验试题中,对于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的考察也都尤为重要,所以通过化学实验来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最能让学生理解。对一系列的铁、红磷等的燃烧实验,以及水电解、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等都有着相对应的方程式。通过信息技术将实验与方程式这一类题型进行展示与解答,能够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掌握方程式,并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对此类题型的解题技巧产生进一步的学习。
        五、强调实验理论,透析学习要点
        在上文中我们强调过,实验时化学这一学科的基础所在,因此通过进行实验教学能够非常直接而且有效的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实验的操作以及实验中理论的学习中,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此来让学生能够更为透彻、清晰的掌握学习要点。而对于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说,其中所包含的化学理论实际上也相对较少,并且也比较简单,但随着学生的不断学习,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实验,其理论要求也会相对较多。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来将实验进行逐一的讲解,也会使得学生在综合性的实验当中掌握其实验理论,掌握实验要点。
        例如:在学习《水的组成》时,教师在对水的相关知识以及构成进行详细的讲解之后,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来播放水的分解的相关实验视频,在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如果在水中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在两边的电极处所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通过进行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实验,既能够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其中的理论所在,也能够让学生在对实验理论的思考过程中更加清晰的明白这一实验的要点所在。学生通过学习与思考,也能够准确的回答出教师的提问。“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加速水的分解,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氢气”,在结合学生之间的讨论,能够更进一步的使得学生在合作与讨论中实验以及理论有一个更为深刻具体的掌握。
        六、利用实验器材,锻炼学生实践
        在新课改的影响之下,培养学生更多的实践能力也逐渐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能够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器材等有所掌握,只有做好这样的前提准备,才会将实验教学的效果做到最好。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便可以根据实验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来培养学生实验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器材来进行不同实验的组装,并且尝试引导学生对实验器材进行优化与改良。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来促进学生实践动手的兴趣,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时,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让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一个详细的了解,从而在通过教授学生进行实验器材的组装。“导管与试管之间进行组装时需要注意其密封性”,并以此在来引导学生如何对其进行密封性的检验。通过一步步的实验步骤让学生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并在其中对学生加以引导,指导其中主要注意的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有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为前提,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加以引导,从而能够将实验器材进行充分的使用,也能够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从而也加强了学生在实践中对实验步骤的掌握以及实验理论的认识。最后通过实验来进一步的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继续实验以及讲解,也能够进一步的让学生更为充分的掌握其性质以及化学公式。
        结语:总而言之,在进行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能够对新课改中的要求有充分的理解,并且在通过使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来进行实验教学时,还需要能够充分的发挥出信息技术的高效性、直观性、以及丰富性,从而不仅可以使得教师自身产生与时俱进的创新教学思想,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以及课堂质量与效果的极大提升。利用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相互融合,来丰富实验材料与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积极前提条件之下,在进行实验展示以及实验教学时学生的掌握效率就会更好。通过信息技术的直观性进行实验展示,也会进一步的让学生在实验题型的掌握以及实验理论的理解上更加充分。因此,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熊坤斌.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 01:19-19.
        [2] 王君.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融合初探[J]. 新课程(中学版), 2019, 000(008):116-117.
        [3] 高志丽. 浅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J]. 考试周刊, 2020(48):147-148.
        [4] 徐德明.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试析[J]. 文理导航, 2020, 000(017):P.62-62.
        [5] 王敏.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 中小学电教(教学), 2020, No.497(01):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