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5期   作者:张彦灵
[导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使得学生能够对学校中的生活进行适应,

        张彦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城南第二实验幼儿园 福建 泉州 362100
        摘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使得学生能够对学校中的生活进行适应,那么就需要注重幼小衔接工作开展。对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一个非常重要时期,这对于幼儿的方面较为重要。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主要是简单的探讨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教育;衔接工作;
        前言:对于幼儿的发展而言,它是人生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时期。那么老师就需要在教学中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进而让幼儿的学习习惯、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提升。
        一、在生活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好的习惯它是从每一个人生活点点滴滴进行积累而成的。因此,在当前老师在教育幼儿中应当从多个方面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让他们能够尽早适应小学阶段。
        1.在开展对幼儿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充分掌控好幼儿园与小学教材之间的联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上课中老师应当积极的培养学生主动发言,进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另外,还可以在教学中将知识点的讲解穿插在生活实际内。
        2.从幼儿的自我管理进行着手,让他们能够学会自我开展学习。只有当幼儿养好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那么他们在步入小学之后才不会遗留幼儿园中的坏习惯,什么事都需要依靠老师的帮助来进行完成。
        3.从日常的礼仪着手,在幼儿的教学中老师应当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如尊师重道、孝敬父母、讲文明、懂礼貌等等多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都是能够帮助幼儿在迈入小学阶段中,让他们能够更快的适应小学生活。
        二、合理掌握幼儿园与小学主要差异性
        对于幼儿园而言,它是幼儿成长阶段中较为重要的成长阶段,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独立习惯的阶段。而小学则是帮助幼儿掌握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阶段。因为幼儿受到年龄方面的限制,这就使得他们生性十分活泼好动、好奇心强,那么老师在幼儿教学中就需要对其进行改正。关于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息时间不同,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因为授课的内容比较少,时间较为自由,这就使得幼儿的作息与小学存在明显不同。只有在这一个方面进行改正,才能够让幼儿步入小学后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
        2.学院环境的差异,幼儿园教学阶段主要是为了能够培养幼儿的兴趣,帮助他们在上课中集中自身注意力。而在小学阶段,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积累。那么在面对这一种情况,老师就需要在幼儿教学中更多的强调知识性内容,帮助他们对一些简单的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
        3.学习方法的差异性,在幼儿教学中诸多都是注重对幼儿兴趣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对某一种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进而较好的导入学习知识。而在小学阶段中,便十分注重学生的逻辑性培养,让他们能够对不同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
        4.师生关系的变化,在幼儿中诸多的幼儿的吃喝拉撒都是由老师负责,这就十分容易使得老师的身份宛如幼儿的父母一般,虽然这能够解决幼儿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但是在小学阶段中,幼儿的吃喝拉撒都需要由自己负责,这无疑对于幼儿的生活而言,有着巨大变化。那么在面对该情况,老师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让他们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帮助他们养成自己动手解决的习惯,为他们之后的小学生活提供帮助。


        三、丰富教育内容,激发幼儿的入学兴趣
        当幼儿在迈入到小学阶段之后,可以发现诸多的幼儿往往都会产生一定的害怕,他们害怕自身适应不了小学中的生活。那么老师在教学中,就需要激发他们对于小学生活的憧憬,这就应当注重平日教学内容的丰富,那么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1.幼儿园可以在闲暇之时,由老师带领着幼儿对小学校园进行参观,让他们听听小学中的朗朗读书声,观察校园中的鸟语花香。这样的一种体验,不单单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且也能够让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着希望。
        2.在平时的课堂中,潜移默化的灌输小学生活美好的场景,接着让学生构造出头脑中的小学生活和场景,为他们步入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3.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在开展游戏活动中,老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生活。这就需要老师来扮演小学生,而学生扮演老师在课堂中讲课。该方式不仅仅能够让他们体验到快乐,并且也能够为他们步入小学阶段做好准备。
        4.改正幼儿的毛病,在幼儿园中诸多的幼儿因为长期被父母溺爱,这就使得他们十分容易养成一些坏毛病,例如懒惰、做事拖拉等等。那么在面对该情况,老师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方式帮助幼儿改正这一些问题。
        四、重视家庭方面的教育工作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单方面努力,而且还需要激发父母的重视,帮助孩子们在日常教育中关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差异,并克服他们还安排的想法。许多父母认为幼儿园到小学只是简单改变课堂,所以他们并不太重视。因此,在面对这一种情况,老师应当准备一次家长会,改变家长的传统观念,帮助家长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孩子在两个不同阶段的情感和心态。从而在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下,帮助幼儿在短期内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但实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学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好时机,只有在教学中采用正确合理的教学方式,才能引导孩子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学习意识,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懒惰的学习态度。另外,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从根本上掌握学习技能。因此,幼儿有必要在父母的帮助下尽快适应小学生活。那么,家长就应当积极配合老师开展日常活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快熟悉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应该给予幼儿更多的鼓励和指导,帮助孩子们养成对生活自信的态度,并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角色转变。
        五 加强幼儿的心理素质
        为了使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仅仅发展他们的智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他们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师必须意识到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之间的区别,并自觉地指导学生进行心理改变。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在情感和心理上做好准备。
        例如,由于儿童早期的生活范围很小,他们在交流和害羞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为了改变这种心理,老师应当鼓励幼儿勇敢地结交朋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设计游戏并组织几个类别的合作。例如,组织一个合作任务来帮助幼儿加强合作能力,老师首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接着在游戏中通过有效的方式,帮助他们逐渐具有与人互动的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在当前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幼小衔接工作已经渐渐被人们所重视起来,但是在总体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只有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对这一些问题进行改正,才能够在最大化限度中帮助幼儿尽早适应小学中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幼小衔接工作完美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小丽. 幼儿教育中幼小衔接工作研究分析[C]. 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市场学会2020年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卷四).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市场学会食药同源发展工作委员会,2020:48-49.
        [2]于曰菊.幼小衔接工作在幼儿教育中的进行策略之我见[J].考试周刊,2020(61):165-166.
        [3]孙颖.在幼儿教育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策略探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10):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