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温
山东工程技师学院252000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迅速,为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贡献力量。体育课程是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更重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品质。体育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并借助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培养,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
引言
教育事业是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之基石,是我国各行业不断进步之方向,一直以来其发展受到非常高的重视。紧跟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脚步,体育教学备受重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传授基本技能以及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体育教学,是体育老师通过体育合理的课程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升学生积极参与性,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得到基本保障。
1根据体育教学场地,有效渗透德育
在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最为重要的意义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以及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素养、道德行为。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馆以及操场是重要的教学场地,与此同时也是公共场地,是学校中每一位学生进行体育学习都不能缺少的场地。体育教学场地需要学生维护,也就是说需要每一位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保护体育场地,保护相关体育设施,不乱扔垃圾,保持体育教学场地的干净整洁,这不仅仅是保证体育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与此同时也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德育的关键步骤。如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场地不能够获得良好的维护,那么如何才能够有效渗透更多的德育理念?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场地严格要求学生,鼓励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展现。值得教师注意的是,教师应注重引导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进而形成互相督促以及互相帮助的氛围,以此完成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学习。
2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教人先正己”是流行于教育领域的一个普遍真理,如果教师的举止言行在学生面前无法做出正向表率,那么学生也会争相效仿,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与正确的价值观趋向相背离,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课堂,教师首先应当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在学生面前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并时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这样才能够受到学生的尊敬,才能够熏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使学生受益匪浅。比如教师在讲授“中长跑的动作要领”时,过去,教师常常采取“一次示范”的方式,在学生面前演示每一个分解动作与跑步技巧,然后由学生进行自主训练。这种方法容易忽略学生的主观感受,使学生在教学课堂始终处于被动位置,如果有的学生悟性较低或者身体素质较差,那么在自主训练过程中,学生极易出现摔倒、磕碰等安全事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应当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对中长跑的动作要领进行反复演示,并在学生训练过程中,负责全程指导。尤其针对跑步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教师事先向学生交代清楚,使学生在心知肚明的同时,能够提高警惕,时刻予以提防。
为了发挥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学生在跑步训练时,教师应当以陪练的角色,始终在学生的身后观察学生的每一个跑步动作是否规范、是否标准,并时刻对学生的人身安全予以监护。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且也能够激发学生拼搏向上的斗志,使学生拥有一份坚定而执著的理想信念。
3德育教育结合体育课组织形式教学
在教学活动当中根据具体教学形式进行探索,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更加高效完善。其中德育教育和组织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探索,在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积极探索教学活动中的组织方式,督促学生更加全面的的成长训练。基于此做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的教学训练开发。在教学活动中探索更优化的教学训练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在教学《足球》的时候,这种教学内容中有相关教学组织。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的教学训练活动,针对其中组织形式的综合把握,能够调动学生的综合学习与发展。其中足球运动当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成整体的教学发展。所以针对这种类型的教学活动训练当中,激励学生的综合学习与发展。其中足球教学这种组织形式,需要学生具备团体意识。团体意识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美德。这种美德内容的建设,可以跟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有效结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的训练,才能够保证学生更快完善学习训练。
4育心,融合学生情感发展,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体育教育,重在育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的交流,达到思想的融合。在体育课程中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自己的个性,在思考中感受不同的心绪。在体育锻炼中融合情感体会。在这些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规律和生活规律,同时也要考虑到体育教育自身所存在的独特性,让学生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体育锻炼兴趣。学生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教师能够因材施教,让学生有主动去学习的想法,很好地拓展学生的经验和视野。
5体育课堂常规融合德育教育
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教师应向学生明确基本的课堂常规,如不得迟到早退,不追逐打闹,不无辜旷课,不私自离开教师指定的活动区域,身着运动装运动鞋上课。在学习各技术动作时,做到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认真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观察教师示范动作,领悟动作要领,严格遵守各项技术动作的规范要求,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堂常规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使学生精神饱满积极的投入到各种技能的学习和练习中。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体育教学环境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氛围尚不明显,采取有效的实践方法构建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环境,促进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振敏.中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教育融合和德育渗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5):82-83.
[2]马钊.德育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才智,2019(34):162.
[3]殷奕.快乐学习——初中体育“教”与“玩”的结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