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育教育渗透的初中体育教学深化改革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5期   作者:郑文
[导读] 在现如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改革获得了深入的发展以及推进,
       郑文
         (海南省海口市海口海港学校 海南海口 570311 )
        摘要:在现如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改革获得了深入的发展以及推进,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想方面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与此同时外界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备非常大的影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不仅如此,还能够使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得到有效培养。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对有效渗透德育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究,以此促进学生更好、更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德育教育;有效方法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德育为先的教育要求,呼吁广大一线教师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将德育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方方面面。随着该要求的提出,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理念逐渐地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实施学科教学的时候,深入地挖掘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探索多样的策略渗透德育教育。体育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独特性,具体表现为知性德育和体验性德育于一体,在塑造学生健康体魄,形成健康心理品质,发展思想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文地指出,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切实地发挥该学科的育人功能,突出体育与健康学习,渗透德育教育。基于此,在实施初中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切实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
1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对小学生德育的教育一直都是我国实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教学重点,也是学校提升综合教育水平的途径之一,现如今,不管是国家还是社会或者是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在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德育,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而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工作也成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初中体育老师,不仅要有充分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还要将自身的优秀品德在德育活动中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教育学生比单纯地教授给学生知识,对学生的影响和意义更为深远。
2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的团队意识比较缺乏
        从我国目前初中生的发展情况来看,学生存在团队意识比较缺乏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处于青春心,叛逆心理严重,并且还会比较的自私,常常表现为在与同学遇到矛盾的时候采用打架的方式解决,或者故意地争抢东西,不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在实际的体育课程中,进行一些团队合作游戏或者体育项目的时候,经常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并且在这时候学生因为自尊心无法顾全大局,坚持自己的想法,严重影响到教学秩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
        2.2无法挖掘教材中有效的德育素材
        目前,大多数初中体育教师教授学生运动技能和项目都是以中考为最终目的。现有的课本教材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区别,教师如果只单纯完成教材内容,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会变得枯燥,学生也没有学习的兴趣,并且也无法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教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材的内容和讲解进行优化和充实,不同的体育项目有不同的德育方式,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要进行有效的改进,发掘生活和教材相结合的德育教学点,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的方式
        3.1德育教育结合体育课组织形式教学
        在体育教学活动当中,让德育教育和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

这种结合模式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学习发展,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效率和质量。在教学活动当中根据具体教学形式进行探索,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更加高效完善。其中德育教育和组织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探索,在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积极探索教学活动中的组织方式,督促学生更加全面的的成长训练。基于此做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的教学训练开发。在教学活动中探索更优化的教学训练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3.2融合学生情感发展,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体育教育,重在育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的交流,达到思想的融合。在体育课程中帮助初中生在学习中认识自己的个性,在思考中感受不同的心绪。在体育锻炼中融合情感体会。在这些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规律和生活规律,同时也要考虑到体育教育自身所存在的独特性,让初中生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体育锻炼兴趣。初中生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教师能够因材施教,让初中生有主动去学习的想法,很好地拓展初中生的经验和视野。
        3.3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体育课堂中,最不稀缺的就是各种体育运动,体育教师完全可以凭借充足的体育运动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无疑是较好的德育渗透思路和办法。为此,体育教师可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学生运动状况来设计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教学方案,并在课堂中一一推行开来,确保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和提升[3]。值得一提的是,要发掘不同体育运动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上面的亮点和优势,切不可将陷入“一刀切”模式中,从而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全方位锻炼和提升。例如,在足球教学中,主要锻炼学生面对诸多失败的坚强品质,又或者在篮球运动中,培养学生的耐力品质等,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需要体育教师根据不同运动来划分不同的心理素质塑造方案。
        3.4应用体育德育资源
        在挖掘了丰富的体育德育资源之后,教师在实施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突破知识讲解的限制,应用多样的策略将德育资源展现给学生,使学生通过与德育资源互动,受到德育熏陶,自然而然地塑造道德品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该教育理念指导着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驱动学生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亦是如此,需要教师立足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应用有针对性的策略渗透德育教育,驱动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
结束语
        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育对人才培育提出了身心方面的双重要求,一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体育锻炼走出课堂,进入实践,锻炼强大和健康的体魄,另一方面,是希望学生能够在快乐积极的环境之中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树立和培育完善的人格。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是立足于时代潮流下做出的育人选择,对于体育教育向前方法意义匪浅。总而言之,在体育课堂的不断发展完善当中,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以及老师重视深化教育改革,更加侧重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优化教学过程,根据以往的经验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创新体育课程,提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梁奕辉.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南方论刊,2015(08):103-104.
[2]张慧珍.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运动,2013(16):117-118.
[3]张建平.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3(03):90.
[4]陈新权.如何在初中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180.
[5]崔立春.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2(25):180.
[6]吴云燕.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01):62.
作者简介:郑文(1978.10.1)男,汉族,海南海口人,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体育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