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名扬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永湖镇中心小学,广东 惠州 516267)
摘要:在同一个班级体中,学生由于学习程度和基础水平的不同,在同一班集体难免会有学习好和学习差之分。所以后进生在班级中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而要想使后进生的学习水平和基础掌握有更高效的提升,教师则更应注重对班集体建设的有效管理。只有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才能为后进生创设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在优化班级生态管理的同时,促使后进生成长和学习的适宜有效性。
关键词:班级管理;后进生成长
前言:在班级管理中,每个学生个体都存在不同的差异,这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仍可以通过优化班级管理方式,从而使后进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和转化,通过良好的班级管理模式,让后进生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并体会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作用和价值。从而更大程度激发后进生学习积极性和健康成长有效性,更进一步,促使班级学生整体水平提升。
一、观察挖掘后进生优点,提高该部分学生自信心
虽然在同一班级内会有后进生这个学习群体,但是无论是后进生还是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他们的判定类型都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是比较好的,但是在生活或者卫生方面却存在不足;而还有部分学生虽然在学习上学习能力不是很强,但是他们在劳动或者生活方面还是比较细心比较上进的。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能只是从学习情况出发去判定学生类型,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和挖掘后进生的优点和长处,然后通过鼓励该部分学生,让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长处和优点,并以此出发,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同时,教师在班级管理上,教师还应做到公平对待,不能有亲疏之分,要对后进生这个群体付出更多的关心和关注,让该阶段学生能够肯定自己,从而在鼓励和表扬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例如:当教师在对六年级学生进行班级大扫除活动安排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分工。比如有的小组可以专门负责班级扫地卫生,有的小组专门负责擦黑板和墩地,因为有的后进生,虽然在学习上积极性比较低,但在其他活动中却非常刻苦努力。所以,教师在查看学生大扫除情况时,可以对活动中态度和打扫成果较好的后进生,实施表扬和鼓励。是该部分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同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遵守班级秩序或者给予他人帮助的后进生进行表彰,让后进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重要性,从而在办事和学习中都能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
二、采用耐心教导后进生,促使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在班级管理中,要想使后进生能够健康的成长和学习,教师不仅要学会分析后进生,之所以在学校表现较差的原因,同时还要搞清楚状况学会分析,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实施策略。众所周知,在同一班级中,有的后进生,因为自控能力较差且意志比较薄弱,所以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遇到这部分学生,教师不能只是一味的去批评去指责,只有耐心的去分析这些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并通过诱导和鼓励,使后进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好的改变。同时还要紧抓该部分学生的闪光点,通过挖掘他们身上所具备的潜能,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肯定,才能使后进生迷途知返,重新找回自我和学习态度及生活态度,并在不断克服困难和缺点的同时,促使自身良好习惯的有效养成。
除此之外,当教师在鼓励后进生时,一定不要夸大其词,其鼓励的最终原因是让学生根据教师对自己的肯定,更加的积极向上,而不是在教师的鼓励中产生自大的心理现象,所以教师在鼓励学生时也要注重方式方法。
例如:当教师在对“统计”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因为本节文章不仅在教材内容中出现过,同时也有很多要点知识在生活中也比较常见。所以,难免会有部分学生对本科内容中的片段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了解水平,多给后进生创造一些可谈回答的机会,让他们在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的时候,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同时,后进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使该部分学生能够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教师在循序渐进的诱导和培育中,促使后进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养成。
三、通过爱心抚慰后进生,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养成
众所周知,在同一班级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有后进生这一群体。然而,有的教师在对待后进生,这一群体时,大多会因为不耐烦对该部分学生的不好行为进行指责,这样一来,机会使后进生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冒犯,同时还会由此使学生抵触学习。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先学会分析后进生的心理状态和实际状况,在班级管理中无论对待哪些事情,都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只是一心想着学习好和能力强的学生,这样一来不仅会让后进生放大自己的缺点,同时还会以此产生自卑等负面心理。所以,在实际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在平时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表扬,用爱心去抚慰他们的心灵,只有尽可能多的与后进生展开交流和谈心,才能在交流中意识到该部分学生学习或者生活能力差的根本原因。同时在给他们鼓励和帮助中,使得后进生能够以自身出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在做完善和自我监督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使自身积极性的有效养成。
例如:当教师让学生完成“四则运算”课下训练时,因为有些后进生会忽略去做这些课下作业,所以教师可以先给出该部分学生补作业的机会,使学生在二次作业补写时,可以正常的跟上课堂进度,同时也不会导致学生产生抵抗和敏感的心理状态。之后,在课堂上因为有些后进生的学习态度不够专注小动作较多,所以教师在班级管理时,可以将作为简单的做一些小调整,从而在客观环境中去影响学生学习态度。此外,对于班级中有心理障碍的同学,教师也要不时的与其进行交流,通过开解和引导,让他们从心理障碍中走出来,促使该部分后进生学习态度的有效提升。
结语:在小学阶段,要想通过班级管理的方式促使后进生健康成长,则可以从观察挖掘后进生优点、采用耐心教导后进生、爱心抚慰后进生这三方面出发,从而促使该段学生自尊心,自信心以及良好习惯的有效养成。
参考文献
[1]郑长有.班级管理中后进生感化的策略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31):191-192.
[2]汪杨.小学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的有效转化策略[J].求知导刊,2020(12):16-17.
[3]王东.让阳光照耀学生心底--小学班级管理中后进生转化的相关问题探索[J].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1):27-27.
[4]马素珍.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后进生转化策略[J].青年与社会,2019(2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