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艳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枫元小学 贵州 遵义563112
摘要:低年级小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阶段。在幼儿园阶段,他们每天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而且,通过体验游戏活动,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早早地适应了借助游戏进行学习。在组织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时候,如果教师机械地灌输知识,很容易使学生难以适应小学数学学习,无法夯实数学学习基础,影响后续学习发展。所以,在实施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时候,立足现有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需要,教师要重视游戏,联系教学需要,挖掘多种多样的游戏资源,应用多样方式展现游戏资源,将游戏融入数学课堂上,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驱动学生通过体验游戏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夯实数学学习基础。鉴于此,本文对小学低段数学趣味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趣味教学策略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教学任务重,趣味化教学程度浅
趣味化数学教学的思想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理念中是占据较大比例的,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却存在许多困难。首先是学生群体人数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顾及太多的因素,趣味化教学贯彻程度不深。应试教育也是贯穿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学生成绩不仅是考查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也是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指标,学生家长也以这样的标准来评判教师,因此教师在这个标准的催促引导下,在教学方式上难免出现“不择手段”的情况,没有去思考和探索更人性和科学的趣味性教育方式,毕竟按部就班的刻板讲授也能让学生快速达到提高考试成绩的要求,趣味性元素就成了数学教学可有可无的元素,就短期内的教学效果来说,刻板严肃的教学方式,配合学生的背诵记忆确实也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是不足的,且易让学生产生抗拒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成长。
2、教学方式固化,缺乏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方式的固化,脱离了学生生活的实际和思维方式,纯理论教学,严重脱离实践,缺乏与时俱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有惯性的,即一旦教师教学形成某种风格和形式,往往难以改变,是在一些资深的教师身上尤为明显,这种现象又会通过教师间的沟通交流扩展到整个学校的教育行为上,即使是一些新进教师也容易受到影响,而且小学学校教师队伍规模相对较小,这种现象更容易发生。教师形成固化的教学思维和方式后,就会形成惯性,不会根据不同背景下学生的差异来改变教学方式,而且成人和小学低年级间本就存在巨大的代沟,学生所在意的点,感兴趣的方式,教师都全然不知或不加重视,让学生来单向适应教师,教学成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小学低段数学趣味教学策略
1、挖掘教材资源
实现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化教学,是为了使学生通过体验游戏掌握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所以,游戏化教学是为展现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提供服务的。数学教材中不乏数学知识,同时也包含着多种多样的游戏资源。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打破知识限制,深入研读教材,挖掘其他教学资源。所以,在实施低年级数学游戏化教学的时候,笔者会将数学教材作为载体,挖掘游戏资源,夯实游戏设计和应用的基础。
以“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例,教材在这节课一开始呈现了一幅插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数数认识数字。数数是不可多得的游戏资源。在组织数学教学的时候,笔者以教材中的插图为依托,创设了数数游戏,驱动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照着图片内容,数出不同事物的个数。如此教学,不仅实现了数学教材资源的有效应用,还使学生通过体验游戏活动,掌握了新知,一举两得。
2、结合生活实际
学生是在生活中成长、发展的个体,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旱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数学课程标准旱已提出生活教学的要求。生活中不乏数学游戏,在组织数学游戏化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的限制,走进广阔的生活天地中,借助多样的方式,挖掘丰富的游戏资源,在课堂上创设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游戏活动的感召下,自主地迁移生活经验,探寻其中包含的数学现象和数学知识,潜移默化地掌握数学内容,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以“10以内的加减法”为例,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生旱已体验了数小棒的游戏。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创设了数小棒的数学游戏,指导学生迁移游戏经验,移动小棒,计算数学问题。如此游戏活动的实施,不仅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还使他们借助切身的体验掌握了算理,便于提高数学计算水平。
3、导入趣味游戏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偏低,对于新鲜事物好奇心强烈,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能力较弱,经常学一段时间就会走神,去做其他的事。在传统教学模式禁锢下,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大大下降,被动式学习会导致学生逐步丧失数学知识学习兴趣,滋生抵触情绪,甚至开始厌恶数学教师。故此,推行游戏教学法,便于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中游戏,高效获取数学知识,内化知识结构。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选择恰当的游戏资源,应用多样的方式将其展现在数学课堂上,使数学游戏在数学课堂上发挥应有价值,促进数学教学有效实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诸如,在讲解关于“数的加减法”内容时,可能由于学生之前学习过此类内容,较为抵触和不耐烦。对此,教师可以先列举一个数字“6 ”,然后在教室中寻找关于6以内的加减法,通过算式说明,或是要求学生之间比赛,看看谁算得多、算得准。有的学生说“教室中有很多窗户,左边有三扇,右边有三扇,一共是6扇窗户,列出算式3+3=6。”对于勇于发言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肯定和表扬,吸引更多学生参与。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内容,一些问题可以通过自身所掌握的内容来解决问题。通过此种游戏活动设计方式,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便于后续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兴趣为主导,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成效,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陆颖.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000 (004):P.53-53.
[2]吕英博.关于小学数学低年级趣味教学的探讨[J].新课程·中旬,2018,(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