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玲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中心小学 516100
摘要: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是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让学生把自己当做老师、当做同学、当做家长,形成不同思考视角,班主任教师适时推出一些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换位体验的机会,这样能够对学生形成重要心理冲击,形成教育力量。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管理;实践
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推进。目前我国小学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并不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只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相比于其他年级,小学德育教育对小学生整体重视程度不太理想。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师生互动面临较大的困境,还没有完全摆脱班主任占权威位置、学生处于服从的这一师生互动局面。也有些班主任虽然正在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走进了认知误区,以为师生平等是完全考虑学生的需要,却忽视了班主任应有的主导作用,导致德育工作没有发挥效果。
二是班主任德育工作忽略了身教与言传的协同发展。因为有些班主任更多的是将关注点放在言教上,反而疏忽了自己为人师表的身教作用,这容易影响师生之间的信任感,进而影响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三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与个性化。这主要是因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加关注共性教育,还没能真正探寻到开展个性化德育的系统教育方法。虽然有些班主任已经将个性化教育落实下来,但还是缺乏一定实效。
小学生阶段,认知能力还没有得到健全发展,这不仅仅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更是班主任德育的挑战。班主任所采取的德育措施会对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心理认知、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保障小学时期的德育工作成效,班主任理应抓住小学生极强的可塑性这一特点,拓展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发展空间,让这一德育工作能够弥补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发展空间中的空白之处,将小学生塑造成为全面型创新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让小学时期的德育启蒙工作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二、解决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问题的策略
(一)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与互动
1.带着爱走近学生
班主任必须爱自己的学生,这是班主任能够真正走近学生的基础前提。在心中有爱的情况下,班主任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学习生活困惑。而且心中有爱的班主任还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且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环境。当班主任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后,能够做到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协调兼顾,也能让学生更愿意与班主任进行沟通。
2.带着教育引导学生
班主任既要用真诚的爱心为学生提供关怀,也要带着教育引导学生。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出现犯错的情况,以往一味批评的行为已经无法起到德育的作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缺乏人性和关怀,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班主任应该在学生表现出异样的行为时,善于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一时之间情绪爆发,撕烂了课本。此时班主任就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单独找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学习困难的原因,并表示对学生情绪爆发的理解,教育和引导学生撕烂课本带来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他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养成克服困难、突破困难的意志。
3.带着亲和浸润学生
班主任应该具备较强的亲和力,让学生即便是在班主任不主动走近的情况下,也愿意主动亲近班主任,与班主任进行交流互动。可以说,班主任的亲和力与其德育工作的说服力存在紧密的关系。若班主任缺乏亲和力,那么德育工作就会变得严肃和刻板,不利于形成和谐的德育氛围。若班主任具有良好的亲和力,那么他们所开展的德育工作就会更具说服力。因此,班主任应该增强自己的亲和力,让学生能够在班主任极具亲和力的德育工作中接受德育熏陶,真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
(二)通过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增强言传德育效果
一方面,班主任在言传德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渗透情感教育,做到以情动人,让学生能够在动之以情的前提下感受到德育的内涵,并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例如,在学生的内心受到冲击或者情感受到伤害时,教师要注重在客观分析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给受到心理冲击或者情感伤害的学生带来心灵的慰藉,并给予他们思想的启迪。比如有位学生在班上受到冷遇,出现了情绪低落、心灵受伤的情况,班主任可以客观分析这位学生被冷落、孤立的原因,然后通过情感教育给学生带来鼓舞的力量,让学生从自身出发找到被冷落和孤立的原因后,主动克服这方面的问题,学会武装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灵插上腾飞的翅膀。
另一方面,班主任应该注重以理服人,然后改变自己错误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例如,在上述这位学生被冷落和孤立之后,班主任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情感教育工作,还要对做出伤害他人行为的学生进行说理教育。比如有的学生是因为这位学生不合群,看不惯,所以做出了冷落、孤立他人的行为。此时,班主任可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让他们站在受到伤害之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是你受到冷遇,那么你会伤心吗?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呢?”小学生的心灵是纯净的,只要班主任给予合理的指导,学生就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总体来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中必须重视以及落实对德育教育渗透班级管理这一重要任务。教育工作者需清楚认识德育教育的地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通过营造良好氛围、开展业余活动以及建立友好关系等方式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开阔学生眼界,加快落实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德育教育,为推进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进程,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林春玲.让每一个孩子都闪耀——谈精细化管理策略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20).
[2]苏嫚嫚.刍议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