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人 塑造心灵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 张艳
[导读] 我们常引用这样一句话来教育学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张艳
        鸭子港中学
        我们常引用这样一句话来教育学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天即指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也就说明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以“德”字当先,德育学生,塑造学生心灵,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
        一、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我们现在面对的绝大部分是泡在溺爱的蜜糖里长大的学生,在“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方面欠缺太多,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几乎是一个盲区。
        记得开学初的一天,我晚上去查寝,有学生在寝室的走廊里直呼我的姓名,并急忙往寝室里跑,目的是告诉大家要睡觉了,我不慌不忙地走进寝室,问是谁减我的姓名,当时气氛也很紧张,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我只轻描淡写的批评了这种现象,未放在心上。后来在寝室里又发现一名男生,教室门口一名女生也同样直呼我的姓名来提醒其他同学,随口而去,非常随意。我感到事情的普遍性、严重性,这是对老师的极不尊敬。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于这种现象,应该要及时处理。首先单独找当事人和颜悦色地批评教育,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入手进行心灵沟通,再在班上借此教育学生,以“德”为先,文明礼貌,讲一些关于孝道为先,尊敬师长的小故事来感化学生。通过教育,当事学生有了深刻认识,并在班上作自我深刻检讨,也从中体会到自己对人很不礼貌的行为。从此班上对师长尊敬的气氛也浓厚起来了,见面打招呼的学生增多了。作为班主任深深地感到对学生只有循循善诱,用行动感化学生,不急不厉,相互尊重,学生也会感恩,心灵也会进一步净化。
        二、转化思想,遵纪守时。
        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发现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引导,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应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重视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
        例如,班上有几位同学的时间观念较差,纪律散漫,上课经常迟到,“拖延症”想象严重。走读生丁杨、张涵,寄宿生杨庆怡、万瀚林、肖睛、周青等。我就及时地找他们个别谈话,找出迟到的根源,对症下药。

在谈话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引导方法,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直载了当的指出问题,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时间观念,纪律的实例。讲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多次交谈,这几位学生都很快转变过来,现在迟到现象大大减少,并且肖晴、周青等同学早晨到班还是最早,来后自觉地认真读书。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只要充分了解学生,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家校配合,健康成长。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老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如班上万瀚林同学是一个头脑灵活,但玩性特大的一个学生。刚开始找他谈话都是态度很不端正,认为别人也有玩性,偏偏只批评他,在这种情况下,我暂时故意把他“冷”在一边及时拨通了家长电话,询问在家情况和孩子本身性格,并如实汇报在校情况。家长听后,及时赶来学校,在我和家长的教育学生慢慢地认识到了自已的不足,并写出了较深刻的反思。通过学生的反思或老师的鼓励后,上课
明显好转。
        另一位学生郭恢强是一个成绩较差又爱玩的典型,双休日经常在同学家痴迷于电脑、手机。父母一直在外地工作。家里由奶奶看管,但管不了。奶奶只好打电话给我,要我多管管他,尤其是严控玩手机等。当时我知道这事后,心里也是茫然,刚找他谈话,谎言一堆等着我。后来和他奶奶商量配合管教,随时保持联系,家校共管。因为他是寄宿生,在学校有老师全面监管,双休日由奶奶看管。再次和他交谈,并当面指出他的优点和自身缺点。在双休日期间和他约法三章,作出书面保证,如不准玩手机或带手机入校园,并把学习放在首位。双休日期间不准在别人家过夜,不准乱花零用钱,要有节约意识等。通过多次争锋相对的教育,他答应了我们提出的要求,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该学生有了初步的改变,从中也多次表扬鼓励他,现在学习态度也端正了许多
开展活动,净化心灵。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是思想品德,课外活动可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启发和鼓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如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时代好少年”的主体班会。利用手抄报、板报形式组织学生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宣传活动,利用课余开展诵读经典诗文、体育运动会、书画作品欣赏和比赛、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能达到以德育人的目的。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渠道进行,因材施教,不断提高以德育人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