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小会
新疆青河县查干郭勒乡牧业寄宿学校 836203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小学学生积累数学类理论知识,养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措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探析生活化教学在教学中的必要性,提出一系列在小学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目前,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要着重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对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养以及运用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实际生活融入到教学工作中,构建生活化情境教学,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在生活中进行数学学习。避免过于看重学生数学理论知识的积累,一味的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忽略数学与实际生活关联的作用,导致实际与数学知识应用脱节,学生综合能力较低,无法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失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生学习压力。
一、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的必要性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小学教育中实现高效课堂的基本条件。小学数学内容中,多数是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难度较大,这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1]。然而,在小学数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矛盾,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将书本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好课本知识内容的同时,利用小学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激发求知欲,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成就感,提高小学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
随着我国新课改实施,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更多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简单的学习课本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而应该培养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知识有独特的理解,勇敢的提出质疑。小学数学作为关键的学科,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必不可少。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知识,只有在探索中获取知识,才能加深对相应知识的理解[2]。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实际生活合理融入到书本知识中,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中能够独立解决问题。通过正确的指导,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意识。
(三)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意义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生活化教学课堂,将数学知识正确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增强小学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
当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时,可以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有效解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范围上,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上教师讲授,而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因此,在课堂上学习完课程内容后,教师可以结合知识与实际生活合理安排一些课后作业,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3]。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测量》这一知识后,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到家中用米尺测量家里电视、门窗、桌椅等一些生活常见物品的尺寸。这样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数学知识,也加强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有效的将教学与实践结合。
(二)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师采用传统“填鸭式”教育方式,学生必然会对枯燥的数学理论知识失去兴趣,影响数学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时,必须将学生作为主体,将教学的主要目标作为提升小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课程内容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师通过指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学生们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符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呢?教师提出这一系列问题后,能够有效集中小学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动脑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真正沉浸在课堂中。科学合理的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必须保障构建的情境具有合理性,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进行积极讨论的同时,又能够将书本中重点知识内容留下深刻印象。
(三)在教学中提高观察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的主要意义也是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只要学生重点观察,就会在生活中发现很多数学问题[4]。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位置》这个内容时,以教师为中心点,让学生注意观察,自身在什么位置,做课间操时,观察自身在团队中处于什么位置。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观察能力,只有观察问题,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达到生活化教学课堂的目的。
结束语:
小学教师要想达到开展高效课堂的目的,必须要将小学数学教学逐渐生活化,把枯燥单一的数学理论知识转变为更直观的生活实际问题。数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实际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数学能力,为自身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志刚.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21(11):107-108.
[2]崔建花.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学周刊,2021(11):113-114.
[3]张旭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学周刊,2021(12):127-128.
[4]兰凤菊.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4):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