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谚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中心小学 5161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阶段。在这阶段,他们不仅需要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他们的道德品质也是在这一阶段不断提升和发展的。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当下小学德育管理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和应该坚持的原则,以及如何在小学德育管理中实施激励政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激励对策;德育管理
小学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等内容,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小学班主任应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引导和普及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合理利用激励措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愿意学习德育知识,能够按照所学到的知识做人做事,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一、小学德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德育激励策略不完善
在小学德育中,班主任为了能让德育工作更加高效地开展,都会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来促进学生德育知识的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优良品质的形成。然而在实际开展中,德育激励策略不够完善,缺乏规范,使得德育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基于激励策略的德育方向不够明确、激励的内容过于单一化、德育记录不够完整、德育方式方法过于程式化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激励效果,从而阻碍了德育的有效落实及质量的提升。
2.德育活动不经常开展
就目前而言,小学德育大多都是教授学生相关的德育知识,而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实践活动,学生只掌握了一些德育知识,但未经过生活实践,行为上没有得到强化,自觉性上未加以锻炼,学生对德育相关的思想内涵更是无法深层次地体会,德育预期目标不能落实,失去了德育的真正意义。另外,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德育教学只进行宏观的普及,而很少能做到针对某个学生或某件事进行深入了解和具体分析。因此,激励策略的实施也比较表面化、形式化,未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学校德育组织不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德育工作只是由班主任开展,而学校缺少相关的德育组织,无法做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缺乏相应的德育激励策略,导致德育效果不够明显。有的学校甚至只有在出现问题时才开展德育,这样的德育无法做到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也无法达到真正的“以德育人”教育目标。
二、小学德育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1.激励策略要因人而异
班主任要在教学管理中对每个学生进行深入了解,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在德育开展中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性格特点,采取分层激励的策略,切不可一概而论。例如,针对一些学习方面能力比较欠缺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提供可以展示的舞台,如有的学生具有音乐或绘画方面的特长,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校园歌唱表演或比赛、绘画比赛等,让学生可以通过展示自我以及教师的鼓励,建立自信,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制订学习目标或可行性的其他目标,并给予学生感兴趣的礼物。总之,只有激励策略因人而异,学生才能更感兴趣,更具积极性,进而促进德育的有效开展。
2.激励策略要切近生活
德育激励策略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小事为切入点,让激励策略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德育在生活中的意义。例如,可以针对学生日常的一些小事实行积分制,如主动帮助同学、尊敬师长、做好人好事等,不仅要给予口头的表扬,还要给予受到表扬的学生相应的积分。如学生帮助老奶奶过马路,这样尊敬老人、帮助老人的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在全班给予学生表扬,还可以多奖励一些积分,鼓励学生尊老爱幼。积分不仅可以纳入学期德育考评中,还可以和学生提前约定好想要的礼物,积分积累到一定的数额可以获得相应的礼物,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可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主动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有助于其道德素养的提升。
3.激励策略要注重自律
让学生提高自律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较高的德育素养和思想品质,是德育的最主要目的。因此,班主任在德育激励策略的实施中要注重学生自律品质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提升学生的自律意识,可以给予学生管理权力,让学生进行班务或者活动的组织管理。比如让学生自行组织一场班会,或者班级文艺汇演等,由班干部主要负责分配任务,教师辅助,学生各显其才,通过活动的组织、排练、举办,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得到了锻炼,其自律意识也得到了提升。还可以以投票评选的方式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发挥激励作用。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制订每日学习计划表,这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也能培养学生的自律行为。
4.激励策略要奖惩并重
在激励策略的实施中,不仅要因人而异地进行奖励,同时也需要用适度的惩罚措施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比如,可以制作“德育币”,学生可以赚取“德育币”,教师也可以回收“德育币”,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及家庭表现,对日常生活中学生主动帮助同学、爱护公共卫生等行为给予表扬,并奖励一枚“德育币”,学习积极主动、作业完成优秀等也可以获得奖励,在家帮助父母主动分担家务等行为也可以获得奖励,相应的行为可以获得相应数量的“德育币”。但如果存在上课不认真、作业未完成,或是不尊重师长、辱骂同学等不良行为,要进行相应数量的“德育币”回收惩罚。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学生每个月获得的“德育币”数量在班级公示,在学期结束时对获得“德育币”数量较多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学生在奖惩过程中能够进行不断的行为规范,从而促进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
结语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中心支柱,是学生德育管理的实施者,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只有把学生教育和德育工作做好,学生才能在幼年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品格。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展变化和成长需要,加强学生德育管理,实现激励对策稳定、日常和高效,以此全面提升学生德育建设。
参考文献:
[1]姜党梅.小学德育中如何使用激励策略[J].情感读本,2019(11).
[2]汪家慧.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实施激励策略[J].山海经(打拼),2019(04).
[3]程琦.小学德育管理激励对策创新实践[J].新课程(综合版),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