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校联动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郭东梅
[导读] 在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仅仅凭借学校一方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郭东梅
        惠州市上排小学                        516000

        摘 要:在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仅仅凭借学校一方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更好的与家长沟通也成为了小学班主任面临的难题,所以,加强家校联动,无论是对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开展,还是对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效率上都有着积极作用。学校与家长之间如何进行更好的沟通,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尽量不产生严重的分歧,本文就针对于沟通这一问题为出发点,对基于家校联动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开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家校联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开展的原因和前提,德育教育工作能够更好的体现教育工作的核心地位,让学校更好的管理学生、教育学生。自从我国提出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后,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目前,我国的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家校联动的优势,通过学校与家长的合理沟通与默契配合,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发展做出保障,也为小学生日后的良好发展夯实基础。
一、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如何与家长沟通
(一)注意沟通内容
        在家校联动中,学校需要与家长沟通些什么内容,是家校联动的首要问题,作为家校沟通的主要任务,小学班主任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在与学生家长沟通前,要着重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这其中,孩子父母的工作、学历、家庭组织成员等,都是重要问题,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问题后,班主任老师在真正与家长进行沟通时才能做到平稳有序,有理有据。简单来说,就是班主任老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上也要做到有针对性的交流,在对家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后,对家长进行不盲目的沟通,并且能充分预料到沟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意外情况。但是究其本源,班主任老师能够顺利的与家长进行沟通,离不开家长的主观意识,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在学校中能够出类拔萃,也正是因为绝大部分家长都明白这样的道理,明天孩子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所以,就更加要求教师们要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孩子的家庭教育也不至匮乏。
(二)注意沟通的前提
        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其前提条件是沟通者之间的相互尊重。而在班主任老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中,班主任老师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就要求班主任老师要更加的尊重家长,不能让家长在本来平等的沟通中产生自卑心理。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家长眼里都是最好的,所以,班主任老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不能一味地批评孩子,这样还导致家长与老师产生隔阂,甚至更严重的问题,班主任老师要想的到家长的尊重,前提是要更好的尊重家长,这也是教师能够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

既然要尊重家长,就要对所有家长平等的对待,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或者是因为某一个学生调皮捣蛋,就对他的家长肆意评论、诋毁。老师与家长的沟通,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和气,从而让家长们更愿意与你交流,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才能真正让班主任老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意识强达成一致,从而更好的对孩子们进行共同培养,共同教育,这对老师日常的教育工作也起着积极作用。对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的发现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而言之,在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中,要注意沟通的前提,即沟通中的相互尊重。
二、家校联动的方式
        当前无论是通信技术还是交通条件都发展的尤为迅速,所以 ,在家校联动的方式上也不同于之前,有了许多创新形式。
        例如:班主任老师可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建立一个家长群。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目前人手一部手机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趋势,所以家长群的建立基本上可以做到将所有家长集结到一起 ,对家校联动的效率的提高起着积极作用。在考试结束之后,班主任老师可以在家长群中对发挥较好的一些同学进行表扬,但不要对排名靠后的同学进行点名批评等,因为这样会让学生以及家长在群内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班主任老师产生抵触与隔阂。相反教师们可以对这些同学进行鼓励引导,通过奖励优秀学生的方式让她们产生羡慕心理,从而提高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又或者,有一些学生在学校里做了一些好人好事,教师们更要积极的在群里进行宣传教学,引导学生们进行学习模仿,真正做到在家校联动中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三、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前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其中主要有对于德育教育的认识的培养有待提高、德育教育内容需要符合实际、小学教师的素质需要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等。
四、相关措施
        针对于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做出一些应对的基本措施。例如: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德育教育理念,从而提高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完善德育教育的体制,是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充分结合实际、符合实际要求;加强德育教育教师团队的组建,从而改善目前小学德育教育教师的素质问题;创造创新德育教育教学模式,进而改变当前德育教育模式单一的弊端。除此之外,构建一个多种多样的教学环境等也是德育教育工作有效进行的重要举措,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当前我国对小学时期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已经越来越重视,这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对小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结合教学实际,运用家校联动等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德育教育,笔者为了能够更好的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家校联动相结合,分别对家校联动以及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了研究论述。
参考文献:
[1]刘丽平.家校合作视角下的小学德育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169-170.
[2]王淑兰.践行家校联动模式助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第二课堂(D),2020(10):81-82.
[3]柏兰春.家校联动在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实现[J].科技资讯,2020,18(06):245+247.
[4]周丽芬.浅谈如何构建小学德育教育家校联动的长效网络[J].基础教育论坛,2018(16):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