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措施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郑慧珍
[导读] 促进小学生综合健康发展是当前教育的根本目标

        郑慧珍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一小学,陕西 榆林 718600)
        摘要:促进小学生综合健康发展是当前教育的根本目标,德育成为了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不仅仅是班主任及德育老师的责任,更是每一位学科教师的责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引导每一位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数学教育与德育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生的人格及行为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教学实践中挖掘德育素材,灵活丰富教学内涵,坚持因材施教,做到因时利导,自然地提升德育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有效措施
        小学是学生价值观、正确言行形成的初级阶段,这个时期的教育内容及方式对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那么在将德育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能生硬地引出德育内容,更不能只注重言传而不忽视身教与实践引导,而是要让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领悟深层的内容,保持他们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培养他们的理性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身为教师需明确渗透德育的含义及本质目标,运用恰当的引导方式,规范教学,针对学生的问题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德育之花在数学课堂上绽放异彩。
        一、挖掘理论知识中潜藏的德育素材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更加宽泛丰富,不仅包含知识与技能层面的目标,还要包含情感态度层面目标的设定,这就预示着课堂上不能只以传授知识为主,需要渗透其他层面的指导。德育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挖掘数学知识中隐含的育人素材,以此为突破点,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层面上进行深层地思考,使他们从中受到启发,促使他们积极地反思言行,起到规范他们言行的作用。例如《时、分、秒》的讲解中,渗透守时、惜时观念的培养,指导学生按照时间制定每天起床、吃饭、读书、游戏的计划,增强他们的时间观念,让他们严格遵守时间制度,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在《认识人民币》的一课中,教授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分类等理论知识后,将有关人民币的计算与实际生活关联起来,指导学生做好消费规划,培养他们理性消费的观念。在讲解“圆周率”时,应用将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圆周率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家探索数学奥秘中坚毅、奋斗的品质,培养他们不畏艰难、科学探究的品质。
        二、充分把握指导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德育不是简单的讲道理,而是要真正地为学生的发展考虑。

最令小学生厌烦的方式便是听取长篇的道理讲解,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就不能选取枯燥的讲解方式,需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在探索中明白道理的真谛,这样那些道理规则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进而表现在实际行动上。例如《克与千克》中,出示一则统计数据:我国的人口数量、每年的粮食产量、每天消耗的粮食数量、被浪费的数量等,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克粮食,那么全国所有人每天可节约多少粮食,提供给他们计算的时间,板书数据,进行单位换算,再用事实来阐明道理:如果将这些节约下来的粮食分给贫困地区的人,计算出可供他们食用多长时间?当学生计算出数据后,被结果震撼,适时地教导学生要节约粮食,培养他们节俭的品质。通过让学生亲身探索,用真实的数据说话,震撼了他们的心灵,引起了他们的反思,增强了他们改变不良行为的意识和欲望,达到了德育的效果。
        三、全面结合实践活动提高德育质量
        数学与生活实践是息息相关的,德育并不只是培养遵守规律记录的学生,更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数学与德育结合的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调查、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转变他们的错误思想,使他们更加全面地看待社会问题。例如在学习了统计方面的知识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垃圾产量的调查和访问活动,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完成,随机挑选调查和访问对象,了解每个家庭每天所产生的垃圾数量、种类,分别制作出条形图、折线图等,使学生在分析中推理出每天全国产生的垃圾数量,要求他们给出建议,如何避免不必要垃圾的产生,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在这样的实践中,需要注意人际交往、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让他们礼貌待人、文明交流,同时锻炼他们的思维,寓德育与实践之中,使学生受到启发,升华他们的思想品德,既锻炼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有效地渗透了德育,达到了综合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地融入德育,探索恰当的融合策略,坚持多元教育的理念,不断丰富教学的内涵,创新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各方面的成长需求,让他们从学习中增长见识、获得经验,使他们对知识产生更多层次的理解,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身为数学教师,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勇担这份责任,对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也会助推素质教育的落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艳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J].当代家庭教育,2021(09).
        [2]马德泽.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1(10).
        [3]卢雪琴.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