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影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第三中学
摘要:现阶段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本文主要抽取了学生主体性和师资力量这两个方面来讲,想要在新课改下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这两点必须重视起来。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改;教学策略
一、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一)师资力量不够
教师对新课改的实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有一部分的高校并不注重对师资力量的培养。这就导致虽然实行了新课改,但是还有一部分教师不能良好地理解新课改核心,在实际的教学之中不能良好地运用新课改的理念去进行教学活动,学校也没有给予教师相应的培训,教师就像瞎子摸象般去教学,而且教师很难掌握一些最新的教学资源,也找不到渠道去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唯一方法可能就是在教材之上了,这就使得教师获得的教学资源十分匮乏,高校之中的教师互相之间也缺乏交流,有问题不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教师想要在新课改下把地理教好,也无力改变师资力量匮乏的事实。
(二)学生主体性不够突出
目前在新课改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有一部分地理教师还是难以摆脱传统教育理念所带来的影响,在课堂上习惯主导课堂,还有一部分教师拿捏不准与学生互动的时间,担心过多互动会耽误讲课进程,因此就干脆取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之上主体性不够突出的问题。而且在这部分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学生很难对地理产生学习兴趣,整堂课几乎都是地理教师在讲课,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学生能做的只是根据教师所讲的去背诵重点,这样的学习方法也非常不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新课改下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营造和谐的高中地理课堂氛围
想要提高课堂的氛围首先就要提高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一个学生如果对一件事产生了兴趣,那他就会自发的去了解这个事物,学习地理也是一样的道理,提高课堂氛围的前提条件便是让学生有兴趣学习。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合适的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氛围。讲流水侵蚀地貌时,就可以播放古诗《望天门山》的一段古诗的视频进行引入。
(二)精炼提问,提升学生思维敏捷性
提升学生的敏捷思维能力也是新课改中的一项教学目标。而教师的提问能够提升学生的激发学生的敏捷思维能力。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根据教材之中的内容对学生展开提问,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例如,教师在讲《滑坡泥石流》这一节课的时候,学生在学习完有关的知识之后,”通过学生角色扮演和问题探究,展示泥石流发生时自救、逃生的策略,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这种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学生对于问题的答案不会限于课本之上,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敏捷思维能力。
(三)注重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的批判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对地理问题进行全面且冷静的分析,并且能有自己的见解,不亲信没有经过自己思考验证的结论。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之中许多教师很容易忽略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其实批判性思维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如今许多人都缺乏批判性思维,只有具备这种思维能力的学生才能不迷信权威,能够找出权威结论中的缺点,从而实现创新和突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可以根据教材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这些问题,并进行讨论,从而得出客观的答案,教师再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跟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学生给出答案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讨论的过程之中就能让学生学会辩证的去看待一个问题。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了,便不容易亲信权威的结论,这样就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材之中的理论知识是已经得出结论的知识,是没有经过学生思考而得来的知识。学生如果仅仅只对这些知识进行背诵的话,是不能够领略其中的精髓的。这样的理论知识相当于是省略了学生观察、探索、整理和总结的过程。地理教师应该采取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的方式,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得成结论,而不是直接给学生一个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索才能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产生自己的想法,才能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而不是掌握一堆资料。例如,教师在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这一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索和搜集资料,并且分析湿地资源开发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保护湿地资源以及湿地资源开发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之中,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不管学生得出来的答案是对还是错,都是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而得出来的答案,远远好于教师直接给学生一个结论。
(五)强化知识的内化
学生在地理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要能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才算是真正学习到了知识,如果学生学习到的地理知识不能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那学生相当于是背诵了一堆资料,不算是学习到了地理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内化知识的能力,使教材之中的知识精髓都进入到学生脑子中。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创造学生交流机会来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在交流中内化,在课上的时候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分别用书面语言阐述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对问题的见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阐述见解,学生在这种言语的交流之中,慢慢就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从而使得学习到的知识更容易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内化知识。比如教师在课后多布置一些关于概括总结、定义结论和证明原理之类的题目,让学生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去解答题目中的问题,不断纠正自身的错误,学生通过这种不断地训练就能把课堂上学习到东西真正的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结束语
综上述,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其对整个教育行业所造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在这其中高中地理教学也颇受教育改革影响,不论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从表面上看高中地理教学在新课改下发展得越来越好,但是新课改在实际的高中课堂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其中不乏有教师教学方式的问题,还有学生主体性不够突出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分析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J].徐明洋.??中国校外教育.?2019(19)
[2]论新课改视野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赵光荣.??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