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萍
漳州市芗城金峰实验小学
摘要:近几年国家对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不断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教育的发展。说理课堂能够在尊重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问题驱动下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说理;综合发展;核心素养
前言:传统的数学课堂以教师的引导为主,一般都是教师讲然后学生被动的接收,或者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进行回答,这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课前进行有效备课,设计“说理”学案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不提前备课那么在课堂教学时,很有可能出现教师逻辑不清晰,知识呈现碎片化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化学习,而且数学是非常需要培养逻辑性思维的,如果教师讲课比较混乱,这不利于学生培养出逻辑性思维。对于一个新型的“说理”课堂,教师更需要在课前进行备课,设计合理的问题和课前导读,让学生培养起对数学的兴趣。数学课堂本来就是比较枯燥的,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也比较低,所以教师要设计一个新颖的课前导读,引导学生进入教育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在课前引入一个新颖的话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为学生设置一个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讲应用题的列方程之前,先引入一道有意思的题目,先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PPT上面有这样一个场景,描写的是松鼠妈妈去采松籽,大家一起看看这道题目当中有什么样的数量信息呢?”教师将这个问题抛出能够引导学生展开主动的思考。然后将其放置在一遍,给大家留有一个悬念,然后再向大家讲解关于方程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充满求知欲的时候掌握到列方程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然后让大家利用所学的知识再回过头来解决这道问题,这样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通过提前备课,才能够收集并整理出与课堂相关的课前导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点之前培养起一些兴趣,这样对于课堂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说理”课堂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二、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出来”(引导学生“说理”)
传统式的教学大多数都是教师占主导地位,都是教师说学生被动的听,所以学生说的机会非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法,不能只是自己说,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说。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起一个辅助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课时提出问题,比如什么是列方程法,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主动地说,与同学说与教师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以通过翻阅数学课本或者是借助工具书查阅与方程相关的资料,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归纳总结出方程法的基本概念,学生通过讨论,自行总结出来的结果,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归纳出来的概念进行检查,对于不全面或是有错误的地方进行指正。
然后学生在了解了相关概念之后,教师又可以提出更加深入的问题,例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对比讲解,提出相关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样的区别?然后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在小组内说出来,通过小组的讨论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思想的碰撞,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问题的意思,掌握解题方法,也能够更好的让学生说出来。然后教师还需要进行检查,了解其解题思路和答案是否正确,对错误的部分进行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只起到一个辅助和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自主学习。
三、贴近生活,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需要将知识生活化,以此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在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学生就会主动说、大胆说。比如在讲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生活中的圆,电风扇转动的轨迹是圆的、水杯是圆的,然后让学生讲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圆,例如汽车的轮胎、呼啦圈和扎头发用的橡皮筋都是圆的。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比较简单,学生能够很轻松的答出,而且是开放式的问题答案多种多样,学生也愿意开口说出自己的答案。
许多学生不愿意说,不是因为自己不会说或是不能说,而是因为不敢说。因为数学属于严谨类学科,所以数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课堂氛围都比较沉重,而且数学教师也比较严肃,这使得学生不敢说,害怕说错了会受到批评。所以教师需要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自由的说。比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告诉大家只要起来回答了问题,只要说出来不管对错都会得到奖励,有些学生可能不会相信,这时就需要随便抽一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如果答不上来就一直鼓励并引导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对其进行表扬或者是奖励学习用品,让其他的学生感受到即使是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而且只要自己起来说了就能够得到奖励,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形成一个轻松热闹的氛围。只有学生能够大胆的说出来,教师才能够了解学生对于所讲知识的掌握情况,才能够及时对教学方案做出调整,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数学知识,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学生的发展需求,需要及时作出教学方法的改变,采取“说理”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大胆的说,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辉.例谈小学数学说理课中的“问题驱动”[J].安徽教育科研,2018(15):112-113.
[2]雷富玉,叶荣灼.知“书”达“理”--基于教材解读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实践与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12):17-18.
[3]方海英.聚焦说理能力 培育数学素养——小学数学说理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师,2020(22):63-64.
[4]林英语.小学数学说理展评活动的类型与实施要点[J].福建教育,2020(2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