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漪
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第六小学,浙江省温州市325600
摘 要:在创新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当代小学生普遍具有较为积极的人格特质,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相对清晰,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这种自主意识会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对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没错。在新形势下,音乐教学已明显走向僵化模式,不能适应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课堂改革的创新已势在必行。从游戏教学的基本特点来看,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情感的影响比较明显,可以把学生引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日常性运动问题,在教学模式中运用学生的个性建立起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学模式,在促进音乐课堂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事半功倍。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合理运用游戏理论,将小学从固有的音乐课堂中解放出来,让学生释放自己的本性,打破课堂的束缚。
关键词:音乐游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引言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游戏是孩子们学习世界工具的最自然和最有效的方式,它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小学音乐游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了解音乐知识,缓解课堂学习紧张,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通过教学和演奏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课前音乐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目前,音乐教师一般不教一个学年,而是两三年,如果要达到最佳的音乐游戏教学效果,音乐教师应结合学生每年的年龄特点。比如,上课前的下半部分学生的音乐游戏,应该比较简单和活泼,让学生在上课前做节奏游戏,他们会发现它很有趣,它会一下子激励他们。这样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知识的时候,学习兴趣很高,教师教学也相对容易,每个教学环节都会变得更加流畅。例如,在教歌曲《时间像一个小马车》时,作者在课前用“时间像一个小马车”来伴奏音乐,让学生玩赛马游戏。二年级的学生很活泼,这样的形式让他们的热情很高,他们模仿骑马比赛的动作,在音乐的节奏中演奏。这样的游戏不仅让学生得到快乐,而且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时间像一辆小马车》这首歌的旋律,给老师课堂教学后面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进行音乐小组进行小组间的欣赏交流
通过音乐游戏,学生不仅可以学习音乐知识,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把他们分成小组。每组有五六个人完成一首歌,一个人写歌词,一个人编曲,一个人打节奏,一个人唱歌,一个人跳舞,等等。每个学生对学习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要合理分组。首先,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第二,每个学生的个性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活泼,有的学生安静,如果把安静分成一组,那么这个组将很难调节气氛,所以为了使每个组合合理,应该把个性不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组。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欣赏角度,这样,不同观点的学生可以聚集在一起,分享他们对音乐的独特看法。
三、竞赛型音乐游戏教学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竞技音乐游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最佳载体。一般来说,竞技音乐游戏教学分数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个人之间的音乐游戏竞赛,其内容主要包括: 表演内容和形式; 音乐技能和技能水平; 个人形象包装; 另一种是集体音乐游戏竞赛,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外,竞赛内容还包括整体表演效果的分数。竞技音乐游戏教学主要遵循游戏导向的原则,注重提高个人和整个学生的专业水平和音乐综合素质,注重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在比赛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同时进行一定程度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四、主题性音乐游戏教学
在小学音乐课中,主题音乐游戏教学是以一定的教学主题为中心,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音乐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主题音乐游戏的教学中,音乐教师主要利用歌唱活动、舞蹈活动、敲击活动来营造游戏气氛,在游戏中融入歌词、舞蹈表演、打击乐编排等游戏内容,以达到游戏化的节奏训练、游戏化的训练、音乐/身体训练的教学效果、音乐综合训练等主题,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音乐简单理解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运用音乐和身体语言表达丰富情感的能力,使学生更多层次地学习音乐,不仅可以在游戏中唱歌,而且可以在游戏中感受到歌词的编排和情感控制,表演、风格和其他音乐相关知识的魅。这种音乐形式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和道德教育。
结语
总之,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通过音乐的推广,利用兴趣引导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帮助学生摆脱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音乐教育的内涵,从多个角度进行创新,在音乐课堂上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努力将自己的感悟付诸实践。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有趣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音乐课堂的灵活性,将教师传授的知识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有助于学生对音乐学习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从而更好地解放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创造性思维不局限于音乐学习领域,而是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审美意识的建构必须营造一种强烈的艺术氛围,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艺术创作的状态,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力,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音乐教育永葆生机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贾学淼. 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山西青年, 2018, 000(011):129.
[2]徐超. 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中华少年, 2019(9).
[3]付琛琛. 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教育观察(下旬), 2019, 008(002):124.
[4]周灵香. 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新课程(综合版), 2019(1).
[5]李玉萍. 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读天下(综合), 2020(8):0264-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