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农村初中体育课程特性?挖掘体育德育价值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4期   作者:潘宁
[导读]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体育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潘宁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冷坑镇爱莲初级中学,广东肇庆526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体育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所以分析体育教育相关内容有非常突出的现实价值。农村教育相比于城市教育,无论是在教育设施还是在教育方法等方面均有滞后,且农村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农村体育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价值,需要掌握其特点。就目前的研究分析来看,体育教育在德育教育方面能够发挥价值,所以文章分析研究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课程特点,目的在于利用体育教育加强德育教学工作效果。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课程特性;德育

        体育课是素质教育大背景下被重点强调的课程之一,明确课程特点,并在特点基础上组织开展相应教育,课程教学的最终效果会有显著性提升。对现阶段的教育实践做分析德育教育作为教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正在向各个学科渗透,而且通过德育教育和各学科教育的渗透,德育教育的综合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因此各个学校均在积极推动各学科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改变德育教育的形式与方法,提升德育教育的趣味性,所以分析研究农村初中体育课程的特点,并基于特点开展德育教育内容的渗透,这样可以实现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共赢。
一、农村初中体育课程特性
   对现阶段的农村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做总结和分析可知其具有3个方面的突出特性:1)较多农村初中教学因为缺乏专业的教学器材,因此在部分专业训练中强调的是“就地取材”,这样的教学现状使得体育课程教学具有了灵活性和自主性。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为了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会采用“台阶试验”这个项目,但是有较多的农村初中缺乏专业的台阶器材,因此会利用学校中可利用的台阶作为器材。这样的方式虽然缺乏一定的专业性,但是课程本身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有了一定的提升[1]。2)农村初中体育课程具备一定的自由性。所谓的自由具体指的是在项目选择以及组织开展方面比较的自由。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因为专业器材缺乏,所以课堂“严肃性”相对较弱,老师也多会选择学生比较喜欢的替代性项目,因此课堂氛围更加的轻松愉悦,学生的参与感比较强。3)农村初中体育课程的师生互动性比较强,比如篮球、足球或者是其他的集体性项目多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的,这种方式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了比较好的关系,所以老师的教学指导或者是建议,学生会认真听取。
二、体育教育渗透德育教育的价值分析
   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显著影响,对其今后的社会行为也有巨大影响,所以必须要将德育教育贯穿学生教育始终。在现阶段的农村教育实践中,虽然思政教育发挥了德育教育的目的,但是因为思政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课程授课方式的单一,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2]。基于此,各个学校均在积极的寻找德育教育问题的突破口。

课程思政理念的不断传播使农村学校看到了其他课程与德育教育融合的价值,因此出现了在其他课程教育实践中渗透和融合德育教育的情况。
        在体育教育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改变了德育教育的固有形式,使得德育教育的具体表现更加的多元化。在传统教育中,德育教育大都实施“说教”,因为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有比较强的叛逆心理,所以老师的说教会使其“不耐烦”,如此一来,频繁的教育反而会适得其反[3]。体育课的主要开展形式为户外活动,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体育运动中,通过运动感悟和总结来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德育教育的效果反而更好。2)加强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在体育活动中,老师和学生构建起了比较好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基础上,老师的提醒、引导等均会让学生重视,这样一来,老师所阐述的德育教育相关内容会发挥很好的教化作用。
三、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融合德育教育的措施
   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渗透,这对于德育教学效果提升有非常显著的价值,所以总结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或者是德育和体育教育的融合措施有显著的意义。以下是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措施应用分析。
首先是需要明确德育教育的具体目标,同时明确体育教育实践中德育教育融合的具体目标和方向。教学目标和方向对教学实践工作的具体开展有突出的指导作用,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界定教学的方向,并组织和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这样,最终的教学实践效果会更加的突出。
其次是需要强调教学设计[4]。在德育教育和体育教育融合的过程中,科学的教学设计师不可或缺的。就实践总结来看,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是德育教育开展的重要载体,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对于最终的教学结果影响巨大。针对教学目标做教学内容设计,然后将教学内容落实到相应的体育项目中,这样,内容设计的有效性会更加突出。2)教学方法设计。就教学方法设计来看,主要是对体育活动的组织方法和开展方式进行设计,从而使德育教育的整体工作呈现多元化和自由性。
最后是体育课堂的组织与开展。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体育课程,并对课程中应用实施的具体项目等做进一步的分析,这样,最终的教学效果会更加的突出。在课堂组织开展实践中两方面内容需要关注:1)学生积极性的调动[5]。学生积极性调动,使其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更加突出。2)老师的专业性和课堂掌控力加强。老师的课堂掌控力加强,实现对课堂的有效引导,课堂会向预设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体育课程存在着明显的特性,在课程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体育教育渗透德育教育的价值做讨论,然后就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渗透融合方法进行分析,这于教育实践有重要指导效果。
参考文献:
[1]郭亚坤.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9(19):0131-0131.
[2]李金.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探[J].信息周刊,2019(16):0288-0288.
[3]徐继东.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知识文库,2019,000(014):P.151-151.
[4]朱亚.初中体育与德育的融合让课堂流光溢彩[J].教育观察(下旬),2019,008(007):92.
[5]赵静.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探究[J].青春岁月,2020,000(011):4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