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林
胶州市北关育才小学
摘要:传统的音乐文化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是民族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品德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需要将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落到实处,以下就传统音乐文化的课堂意义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探析。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一、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意义
(一)扩大传统音乐的传承
市场每个地区都有独具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传统音乐的文化大多是劳动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创作的,随着现代社会娱乐方式的转变,传统的音乐文化逐渐隐退,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人们的审美需求。传统音乐受地区影响的因素较多,地区的差异也为不同类型的传统音乐的创作提供了机会。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他们各自的传统音乐文化,比如说纳西族的洞经音乐,侗族的侗族山歌。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延伸,有利于扩大传统音乐的传承市场。一方面,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可以加强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扬我们的传统音乐。将传统音乐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们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意义和独特魅力,也能激发学生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为扩大我国的传统音乐市场做出贡献。
(二)满足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改的提出使得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丰富多彩,小学学习传统音乐文化即可以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在向学生们讲解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可以激起学生们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的兴趣。在现阶段,据调查或查阅相关资料: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有一部分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仍有一部分的传统音乐只是在当地区域小范围的流传。不论传统音乐文化的形式如何,内容都是能够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很多戏剧都是采用方言传唱,方言的普及程度是远比不上普通话的,但方言基础也为传统音乐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方言有自豪感的学生在学习传统音乐时会更加有兴趣。传统音乐文化走入小学生的生活中,不仅满足新课改提出的教育需要贴近生活的要求,也展示了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人文魅力。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
(一)在歌曲教学中领略传统文化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也是最早的一部乐歌总集,在中国古代诗和乐是合一的,古代的人们在旅途中、在宴会上、在劳动时都会弦歌起舞,通过乐歌来表达自身的情感。由此可以得知,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和歌曲就有着不可分隔的联系,现今我们依然可以从千年前的歌词中,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风姿。一些语文教师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会带领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但由于小学生本身年纪相对较小,其认知水平也较为有限,很多学生对于当中的一些知识很难理解,所以导致其实际教学的效果并没有很明显的提升。
因此教师利用音乐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学习有关如四大名著的歌曲,让学生能够在音乐中感受浪花淘尽英雄的三国时代;历经艰难险阻仍然相信路在脚下的唐僧师徒;风风火火闯九州的一百零八好汉;阆苑仙葩林黛玉及美玉无瑕贾宝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到一些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对四大名著的感知,从中学习到优秀的品质,更好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在欣赏教学中感知传统文化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欣赏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部分,教师通过欣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程中,要注重精心的选取欣赏曲目,有目标、有策略的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保证让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分析和学习,真正建立对于中国音乐文化的喜爱之情,不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5]。比如在学习《京韵》这一课过程中,教师清楚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需要不断拉近学生和京剧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深刻了解到京剧的起源、唱腔、脸谱和经典唱词等。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京剧脸谱制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音乐课堂实现生活化教学
小学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启蒙导师,不仅应该注重于教授学生们课本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实现生活化教学。将音乐生活化,让音乐不再是阳春白雪,高不可攀,而是来源于生活,也反映生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内容及主题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转变教学评价模式,促进教学生活化
教学过程中需要健全教学评价模式,可以在教学中为每一个学生建立起他们各自的学习档案,方便记录每位同学对于音乐的审美欣赏能力、对于乐器的掌握能力、文艺表演能力等等。建立评价系统,有利于老师对每位学生对音乐的掌握能力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有助于老师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成长情况。教师还可以不断改进教学评价模式,对日常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加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还可以采取互相评价的方式,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起到互相激励促进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转变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和教师之间互相评价,增进师生之间的亲密度,使教学更加生活化。
(五)享中华韵律,知华夏乐器
中国的传统乐器有很多的类型,每一种乐器所演奏的曲目以及其所展现的氛围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一大部分人都只知道一些比较简单的乐器,对于更为复杂的乐器来说,了解他们的人少之又少。如果说,要求学生们拿着课本强行去记住这些乐器,那这种方法也注定是失败的,尽管你记住了,但是你还是不会使用它。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的把它们融入到小学的课堂中去,因为学生一般对这种传统的声乐文化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在学生听完音乐之后询问学生这是用什么类型的乐器演奏的,之后再向学生们做详细讲解,讲解的过程中应该把乐器描述得有趣,这才能引起学生们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们快速地记住它们。这样上课的话,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每一种乐器,还能够有其他的收获。老师也应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来加强学生们对乐器知识的理解,对于活动中表现良好的学生还应该给予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去了解更多的乐器,传承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三.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音乐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笔。在对小学课堂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来说,这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因为小孩子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而且对于新鲜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中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加快学生们的理解,让他们沉侵在传统音乐文化的氛围中,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林云霏.刍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J].艺术评鉴,2018(1):119-120,133.
[2]徐烁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认知在小教中的培养[J].艺术评鉴,2017(22):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