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菁清
绍兴市上虞区小越中学,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 上虞之名,得于虞舜,晓于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地发展,上虞的工业企业不断转型发展。本文以上虞工业企业发展的“三生三世”为线索,将乡土地理情境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以及区位因素的时空变化,以小组合作模式开展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过程聚焦于熟悉背景中的知识分析,并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凸显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 键 词 工业区位 ; 乡土地理; 地理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目标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其中区域的认知是学习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需要学生具有时空视角,基于本校学生区域认知的差异性,本人以学生熟悉的区域——上虞为创设背景,让乡土情境融入课堂。本文以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材(湘教版)第三章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的第一课时为例,为上虞工业发展的“三生三世”为主线,对问题式课堂教学进行分析。
一、联系实际,恰当选取乡土地理素材作为教学情境
1.确定教学情境
以乡土地理情境为契机,上虞工业的“三生三世”为主题,学生在熟悉的区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自主学习,落实地理思维的训练。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增强学习兴趣,也发出自己家乡经济快速发展的感慨,情感和价值观得到体现。
2.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展示上虞工业时代的变迁,学生通过结合教材和图文并茂的乡土情境材料地学习,首先了解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然后分析上虞工业园区布局的区位因素;接着体会时代变迁,工业影响因素也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环境因素发挥明显的作用。
3.结合实例,确立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重点是结合实例,判断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和其合理布局。
二、立足课堂,基于乡土情境,重视问题式教学
课堂教学以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为主旨,乡土化的地理案例让学生以身边熟悉的区域为背景,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并将地理的核心素养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图1:教学设计示意图
1.以乡土地理为情境
以时间为线索,围绕“上虞工业发展及其发展变化的“三生三世””的主题,将本节课设为“前尘旧事——上虞工业的起步”、“今生转变——转型发展”、“来世蝶变——打造创新之区,品质之城”三部分探究工业发展的内容,发展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地理科学核心素养。
2.课前预习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思考问题:工业区位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的主要因素是如何发展变化的?现代社会中工业区位因素出现哪些新变化?
3.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最近上虞一系列大手笔——马拉松比赛,世界名校赛艇挑战赛等。
问题探究:上虞作为绍兴市的一个区,开展各类国际性比赛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情境创设: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我们的生活的这座城市的“三世三生”吧。
4.层层递进实施教学
探究一:前尘旧事——上虞工业的发展(展示图片)。
材料1:上虞形成了机械装备、精细化工、轻工纺织、照明电器、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主导产业;建筑产业优势明显,是著名的“建筑之乡”。(附:一些工业企业的分布图)
材料2:自古就有九县通衢之称,目前境内国道、高速、铁路、运河一应俱全,特别是嘉绍跨江通道、杭甬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大大拉近与周边大城市的时空距离,与上海、杭州、宁波加速形成“同城效应”;此外,已经建成通航的杭甬运河和规划建设的杭州湾南岸唯一出海口——新上虞港,将进一步凸显上虞的区位优势。
问题:①你知道上虞哪些工业企业?②这些企业为什么在上虞发展的这么好?③工业企业在上虞布局的选址特点?④分析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以上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师生总结形成共同认知。衍生让学生掌握五种指向型的工业类型以及区位选择的原则,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探究二:今生转身——转型发展
材料3: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创建于1998年,形成了“九通一平”的基础设施配套,聚集了来自欧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美、日韩、港台等国内外的130余家知名企业,引进世界500强及国内外上市公司10多家,引进外资7亿多美元,形成了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五金机电、轻工纺织等产业体系。
材料4:e游小镇:2016年e游小镇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以游戏、影视、电竞、动漫为主的泛娱乐类信息经济产业。以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因地制宜地加速建设信息经济产业项目,依托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趋势建设特色品牌的网络游戏平台。
材料5:“四季鲜果之旅”为代表的旅游业:上虞山清水秀,景色怡人,拥有着英台故里祝家庄、凤凰山麓大舜庙、“江南第一”曹娥庙、白马湖畔春晖园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观。2007年以来上虞摸索走出的一条以水果“串起”旅游,以旅游拉动农业、带动商贸的发展之路。
问题:①相比之前的工业企业布局,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的区位优势?②随着经济发展,传统工业和转型后的产业发展区位因素发生的变化,试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生态因素等方面分析区位条件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③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的建设对城市的发展会有哪些影响?
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交流,师生共同总结。让学生通过材料的阅读,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探究三:来世蝶变——创新之区,品质之城
材料6:化工园区的存在让我们享受了另类的“虞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上虞积极响应这一生态理念,大力打造“创新之区,品质之城”,依托原有的地理文脉,建设独具特色的大学城;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整合打造一个低碳节能、且富于景观之美的生态之城;创业创新,为城市带来产业技术的革新,产业结构的革新升级。同时与国际接轨,开展国际性的活动,提升上虞区的知名度。
问题:①根据“虞味”的来源,结合不同污染类型的工业布局原则,判断水泥厂、酿造厂、化工厂、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炼油厂、钢铁厂的主要污染类型?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布局上述工业部门。③工业的发展注重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生态环境效益,你觉得上虞在这方面还需要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总结,学生领会企业的布局不仅考虑经济效益更要关注环境效益,通过生态环境的分析,掌握如何判断风频玫瑰图。
5.归纳小结,强化教学核心知识
以大家生活的区域为背景,通过案例式的教学,结合问题层层深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增强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指引学生解决区位问题的思路。工业区位的分析首先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丰收;然后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方面着手,辩证地分析问题。
图2 工业区位分析的思路
三、结语
本节课,笔者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从学生生活的区域为背景,进行乡土地理情境教学,以问题式教学为形式,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兴趣。从核心素养方面,通过工业布局原则灌输课持续发展理念,强调人地和谐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也激发了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