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建华
广州市从化区教育局城东教育指导中心,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501925
摘要: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体育一直处于不被重视的尴尬境地。这不仅导致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滞后,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体育教师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首先要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然后开展持续的教育培训,从源头上提高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体育教师素质;教育视角;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工程,必须把教育放在首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以“优先发展教育”为主题,强调“教育要使人民满意... ... 我们要抓住培养德性的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我们应该努力确保每个儿童都能享有公平和优质的教育。加强师德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但实际上,在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之外,许多相对落后的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育并不令人满意。其表现之一是体育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这不但影响地方中小学体育的质素和成效,更与素质教育改革的策略方向背道而驰。
一、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常见问题
(一)体育教师的工作任务重。据了解,当前我区的体育教师之中,无论是体育专职还是兼职,担任的课程量较大,人均周课时量都在十四节左右,个别的高达十八节。通常都是一位教师负责整个水平段的教学任务,或者跨水平段开展教学。除了日常教学外,还要组织全校性的体育大课间活动、组织各种竞赛、课外学生训练以及部分后勤保障工作等,体育教师经常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
(二)体育教师的待遇保障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称评聘中,大部分学校的体育科是属于“弱势群体”,评聘方案的制定向“重点”学科倾斜。二是在实行绩效工资后,绩效多向班主任及其他学科倾斜,除了课时量计算工作量外,其他额外的学校工作没有纳入个人工作量。三是部分学校没有落实给体育教师配备服装和高温补贴的发放。
(三)体育教师的结构比列失衡。一是年龄结构失衡,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师以40岁至50岁年龄段居多,25至35岁左右的青年教师偏少。二是性别结构失衡,男性体育教师比例大,女性体育教师的比例小。三是专业结构失衡,大部分是足球、篮球、乒乓球、田径的体育专业教师。在游泳、体操、排球、武术等“冷门”专业的教师缺乏。
二、体育教师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代哲学著作赋予了体育教师素质的主要内容,即道德素质。教师以身说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二是政治思想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新型人才为重点,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伟大责任,加强教育引导和实践培养。显然,坚持全民行动,从幼儿做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离不开教师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第三,专业品质。专业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专业、科学的体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这既是体育教师履行职责的客观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体育教师素质教育视角下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一)夯实物质基础,从经济收入和岗位编制各环节体现重视程度
物质是基础,上层建筑缺乏基础支撑,迟早会面临倒塌的危险。目前,许多地方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之一是经济收入和岗位设置等物质基础不牢固。人员短缺、同工不同酬、教学任务繁重、收入低下,都表现出学校管理层对体育的漠视。一般环境的不良状态不可避免地制约着体育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使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难以传授知识,因此体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战略自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小学的管理水平应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从经济收入和岗位设置两个方面重视体育教师。学校应当按照中央政府《学校体育和卫生条件国家基本标准试行办法》和当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确保中小学体育教师同工同酬,人员配备齐全。尊师重教的基本原则应该客观地贯彻。
(二)持续强化教育和培训,创造条件拓展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空间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除了教师个人的努力,学校也不乏帮助。不断加强教育培训,创造条件,拓展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空间,是促进教师内部素质提高的又一途径。例如,全国各地的教师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机制已基本形成。中小学应确保体育教师有足够的机会和人数参与在职培训和有薪继续教育,使体育教师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较清晰的规划。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提高整体素质的意志。
(三)从源头入手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也需要从源头做起,即加强各级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要继续加强院系专业建设,包括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文件精神,加大硬件投入,扩大各体育专业的招生,加强学术交流,在高校条件下建立体育科研机构,在全国各地建设一批专门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培育中心等。
四、结束语
今后,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不仅仅是重视主要学科课程,相反,只有对中小学对体育、美术、音乐等综合学科的课程给予同等重视,才能有效地加快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发展。但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必须有足够坚实的物质基础,当体育教师在满足薪资待遇、岗位设置等客观条件的情况下,必然促进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的提高。这不仅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也是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更重要的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这篇文章引用了其他论文的内容段落没有在文章标注,论文格式问题)
[1]易建军. 体育教师素质教育视角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 体育风尚, 2019, 000(002):293-293.
[2]冯火红. "U-G-S"模式下的体育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研究——基于政策研究的视角[C]//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2019.
[3]李志雄. 新时期司法警院警察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9, 000(006):279-281.
[4]曹乐意, 史兵. 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素养发展探究[J]. 湖北体育科技, 2020, 039(001):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