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艳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新华镇小学 553411
摘要:通过营造趣味性的美术教学课堂,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散自己的思维,拥有愉悦的学习体验,本文接下来将分析教师分层设计美术教学,引导学生自由创作,以及开展户外美术活动等美术趣味性教学方法,希望通过以下分析能够更好地促进美术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引言
美术教学的本质目的是让学生在感知美的基础上创造美,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单一地讲解美术知识,而应该通过趣味性教学方式和手段加强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与感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过程不是枯燥无味的,愿意在趣味化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增强绘画创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一、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现状
就我国许多小学美术课堂的现状分析可知,大部分学生所采用的绘画工具过于传统,大多为作业纸、水彩笔,绘画相关资料为一本美术教材,学生在此情况下所接收的绘画信息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创新思维。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通过写生的方式,从中找寻美的定义,并通过绘画的形式将美好的事物描绘至作品中。但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无法突破教材框架,仅为学生讲述教材相关内容,直接影响学生思维发展。与此同时,许多家长、教师、学生,认为美术只是小学教育的一门副科,甚至有些家长受封建观念影响,认为画画即“不务正业”,同时,学校内部也并未针对美术教育设立考核机制,学生无法系统学习和专业指导,长此以往,开始丧失美术学习兴趣。另外,部分学校美术教师专业性较差,并未对现代新型绘画方式作出深入研究,教学方案较为传统守旧,教学质量和效率皆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二、应用趣味教学法展开教学的重点
(一)以故事教学的方式增强美术课堂的趣味性
要想解决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从故事教学的方式入手,将美术故事“讲”出来,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自我感知的印象和画面,根据美术题材构思和描绘画面,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符合故事内容的作品。学生的大脑是故事素材的“储存器”,而画笔就是学生的“灵感表现器”,学生寄情于画笔,可以创作出表现自己想法的绘画作品。在以往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通常在一个课时以一个主题开展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最后的创作成果,忽视学生的创作过程。对于这种教学方式,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内向、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生来说,只通过一个美术主题就创作一幅作品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创作一幅以“最喜爱的花”为主题的作品,通过讲述一些关于花的故事,让学生根据听到的故事内容开展绘画创作。
教师要从旁鼓励和引导,让学生描绘出内心真实的画面,激励学生创作出更加生动形象的绘画作品,以此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这样,学生才能够把故事的意义融入作品创作,既能够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又能够有效提升绘画能力。
(二)运用表演形式,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学生通常要以点、线、面相结合的绘画方式,辅以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材料,根据主题创作出一幅完整的美术作品,利用人们的视觉感官传递出作品的直接信息,通过主题的含义传递出作品的间接信息,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艺术冲击。教师运用表演的形式开展美术教学,有助于学生领悟美术的生动性,让学生在趣味化的表演形式下学习美术,感悟作品的真实魅力,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授《百变团花》这一课时,教师可采用学生喜爱的魔术表演方式,首先可通过课堂预热增强表演的神秘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进行生动形象的魔术演绎,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有针对性地讲解魔术表演中与教材有关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悟出其中的道理;最后为学生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通过这种“变魔术”的方式完成作业,以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
表演作为综合型的艺术形式,许多时候需要通过道具、语言、肢体动作等完成角色的转变,向观众传达出表演的艺术情感。如,在教授《面具》这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与自己的家人一起创作一个独一无二的面具,然后在班上开展话剧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保持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每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开展户外美术活动,丰富美术课堂形式
通过丰富多样的美术课堂教学形式,能够使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对学生展开美术教学的时候,应当适当开展美术户外活动,使美术教学的形式更加丰富,让学生爱上美术绘画。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绘画植物的时候,可以开展植物观察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的操场上对学校中的植物进行观察,从而让学生进行自主绘画,而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树干的形态姿势,在绘画的时候,绘画出来的作品才会更加形象逼真,并且通过开展户外活动的方式,美术课堂的趣味性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爱上美术绘画。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开展户外写生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美丽的田园之中去绘画美丽的田园风光,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亲近自然,感知自然。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学生展开趣味性的美术教学,能使学生将精力更好地集中在美术学习之上,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美术绘画的乐趣。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对学生展开美术教学的时候,应当注重课堂的趣味性,通过各种各样的美术教学方法,使课堂的趣味性得到提升,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美术课堂中。
参考文献
[1]涂长鑫.趣味化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8(33):188.
[2]余巧元.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策略分析[J].新课程(教研版),2018(11):137.
[3]吴青燕.探究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6):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