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李良
[导读] 小学阶段的教育非常基础,大部分学科中,没有多么高深的知识
        李良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西关小学 234200
        摘要:小学阶段的教育非常基础,大部分学科中,没有多么高深的知识,此阶段,重点是帮助学生和学科知识建立起联系,让他们通过系统的知识教育增长见识,同时,在这种规范化的教育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因此,教育的本质是育,是育人,而不是简单的教给学生知识。素质教育将这一观念再度深化,因此教育活动面临着更细致的人才培养要求,同时,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因此,素质教育对于教学活动来说,是重要的导向,它让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目标的设定上,都有了理论依托。本文主要就小学数学教学展开探讨,分析素质教育在其中的应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引言:
        素质教育之于小学数学教学,是重要的指导。在这一要求下,教学活动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即,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能获得能力、知识的全面增长。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课堂各个环节时,就要由此入手,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小学生有着好奇心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很容易就能让他们对于新知识产生兴趣,但是,他们同样有着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特点,因此,对于知识产生的兴趣常常是短暂的。对此教师就要设法激发学生的深层学习兴趣,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基于此,本文所做的研究,都是围绕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展开的,因为这是契合素质教育理念的一种重要表现。
        一、“导”学而非“教”学
        课前“导”趣,课中“导”思,这都是“导”学的表现。虽然我们一直在说教学,但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只增加知识,不断地将新知识向上叠加,学生是否透彻理解了?会运用了?这似乎成为未解之谜。因为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就是教学最重要的表现,一度成为教学的代名词,一提到教学,就默认,学生坐在教室里听教师讲。导学强调的是:学生、主动性这两个词,教师如何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产生探索欲望,层层推进,对知识透彻理解,最终,即使在课下,学生也有主动学习的激情。对此,本文提出课前导趣以及课中导思这两个内容。
        第一,课前导趣,在教学前,课堂导入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通过引导,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于小学生而言,激发他们的兴趣是比较容易的,可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联系的,有趣的知识点。也可以转变知识呈现方式,如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来呈现。此外,可设置一个有趣的话题让学生讨论,这些都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也比直接开始讲解新知识的效果要好。

例如小学数学中,需要学生学习“分数”相关知识,在引入这一概念时,可提出:同学们,现在一共有2个苹果,小明和小刚一人一个,那么他们每个人的苹果数量占总数量的多少呢?应该如何表示?学生很容易回答“一半”这个答案,此时再引入分数的概念,还能让学生将“一半”这个文字语言,和这个数学语言建立起联系。
        第二,课中导思。虽然一节课的内容很多,但并不是只能通过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才能完成教学目标,如果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紧紧跟住教师的讲解节奏,这样整体授课效率就提升了,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自然不在话下。导思是要求教师不断点拨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于新知识透彻理解。比如小学数学中“图形的面积”这一部分,讲完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办法,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还需要仔仔细细,事无巨细讲给学生吗?当然不是。此时就显示出导思的价值,教师及时点拨学生,让他们发现平行四边形、梯形,这两种图形都和三角形有联系,进而发现在计算面积时,可以进行转化。解决了这一问题,再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做基础,推导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公式。
        二、先学后教
        小学数学课堂应成为师生智慧共同增长的一个场所,因此,先学后教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例如,在《分数的意义》教学前,可给学生提供微课视频,借此自主学习,先把握基础知识点。课堂上,教师的教,更多的是一种共同探讨,和学生一起关注数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师生不断互动,且这种互动是双向的,学生预先学习了,课堂上也会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互动质量得以提升。至此,数学课堂就成为师生智慧增长的一个场所,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锻炼,分析能力得到提升。
        三、优化备课环节
        备课看似一件简单的事,实则不然,小小的课件中,充满教师的思考,努力。但素质教育对于学生提出的要求不同了,教师的备课也要不断做出优化。比如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在备课中就要设置相应的课堂环节。备课,一是备教材,需知,用教材,不是教教材,把握了这一原则,再对教材中的内容做好整合。二是备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他们的学习规律,认知水平等,设计符合他们学习规律的课堂活动,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加人,素质教育中要求教学达到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之于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也是重要的指导精神。它让教育的目的更明确,让教师有对课堂做出优化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葛梅. 素质教育背景下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 2020, 000(002):93.
        [2] 冯国英.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引文版:教育科学, 2015, 000(021):P.106-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