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高 靖
[导读] 幼儿是学习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高  靖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幼儿园,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幼儿是学习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利用民间童谣让幼儿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吸引幼儿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思维认知性。本文分析了民间童谣对幼儿语言教学的影响和作用,提出了在幼儿园开展语言教育活动的策略,以便进一步推动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童谣;作用;幼儿园;语言教育
        民间童谣相对于固定的课本内容来讲,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自由性,同时其也涵盖了很多生活元素,能够成为幼儿语言学习的最佳素材。利用民间童谣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并解决在语言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思考,从童谣中理解知识并应用知识。
1.民间童谣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影响
        语言教育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正处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将童谣渗透到语言教学中,首先可以让幼儿准确的练习发音,掌握更多词汇;同时很多童谣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情节,幼儿能够从童谣的情境,童谣游戏以及表演中学习语言知识,这样就可以让语言学习更加形象和生动。其次,在童谣中具有十分丰富的词汇,并且很多词汇属于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通过吟唱童谣,能够加深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可以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语言和词汇。比如:在《秋风是个大画家》的童谣学习中,其中包含了秋天的景色“秋风爽,阵阵刮”和秋天的植物“ 稻谷,豆荚,高粱,棉花”让幼儿能够感知秋天,并对色彩和植物的学习更加深入,能够使用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色。
        此外,童谣的学习还能够锻炼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很多幼儿的语言能力比较弱,对长句段难以理解,在使用语言形容物体时也不够准确。因此通过童谣的学习,幼儿能够积累更多的词汇,在以后的交流中可以有效的应用。同时在童谣的学习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也会更加密切,有助于教师全面掌握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提供适合的童谣类型,帮助幼儿学习童谣并提高语言能力。
2.活动教学的作用与策略
         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让其能够与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语言学习特征相匹配,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这样幼儿对语言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更高,潜移默化中就可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首先,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幼儿园语言教学也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其中多媒体、微课等,都可以通过小视频以及图片的方式将语言学习的内容展示出来,能够纠正幼儿的发音,并营造出自由和轻松的语言学习氛围。比如:教师可以为幼儿搜集一些童谣,将其制作为动态化的图片,并配上童谣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吟唱。或者教师还可以结合童谣的内容,让幼儿扮演出童谣中的角色,再现童谣中的情境,这样就符合了幼儿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如:《小白兔》的童谣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出小白兔的形象,为幼儿提供胡萝卜等学习工具,并鼓励幼儿跟随童谣,想象小白兔出胡萝卜的动作。这样童谣与幼儿语言教学之间的衔接性就会更加紧密,充分的展示出语言学习的魅力,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在应用童谣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民间童谣,搜集、选择、鉴别以及整合,合理的安排民间童谣,对其内容、种类以及形式等方面加以分析,确保选择的民间童谣能够符合幼儿的语言发展和成长需求。教师也需要为幼儿组织丰富多彩民间童谣学习活动,如:童谣表演、小组对话、童谣比赛以及童谣之星的评选活动等,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并且童谣的内容也要体现出植物、故事、动物以及人物等,让幼儿能够学习更多的内容和知识,从多个方面体现出民间童谣在幼儿语言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
3.案例分析
        将《手指歌》作为教学案例,展开民间童谣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将童谣中设计到的数字“一二三四五”使用不同的色彩展示出来,然后加入老虎、小松鼠的图片,并播放比较轻快的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先吟唱一遍童谣。提出思考问题:童谣中共有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哪位小朋友可以为大家用自己的语言讲解出童谣中的故事?这时很多幼儿就会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仅能够对童谣的内容加以理解;并且也可以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加以提升。
        其次,教师可以让幼儿两两为一组,将《手指歌》唱给对方,也可以使用手掌拍节奏的方式,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或者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童谣学习游戏,由其中一名幼儿扮演猎人、其余的扮演老虎和小松鼠,将童谣以对话的方式演绎出来,在相互对话和交流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在民间童谣的教学中参与其中,与幼儿一起对话并引导幼儿积极思考,体会出童谣的内涵,挖掘出童谣在语言学习中的魅力。
        此外,教师还要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为幼儿教一些民间童谣,让童谣的学习能够常态化,拓展并延伸民间童谣学习的范围,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语言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练习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讲,更喜欢新奇的事物,并且很多幼儿会跟随音乐自主的摆动身体,因此教师就需要抓住幼儿的这一特性,为幼儿选择适合的民间童谣,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童谣学习活动,充分的认识到民间童谣对幼儿语言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这样能够极大的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民间童谣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通过对民间童谣的学习,可以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幼儿深入理解并感知童谣的魅力和特征。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的挖掘优秀的民间童谣,依据幼儿的个性以及兴趣爱好等,选择适合幼儿语言能力提升的童谣,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首先,教师应该有效的应用多媒体,将童谣动态化的展示出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并且还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相互对话以及童谣游戏等,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教师还需要开展多元化的民间童谣学习活动,展示出幼儿的自主性。
参考文献
        [1]王美苏. 浅议民间童谣对幼儿语言教育教学的影响[N]. 贵州民族报,2016-04-12(B03).
        [2]王甜甜.贴近童心  快乐教育——试论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实践运用[J].科技资讯,2020,18(05):132+134.
        [3]代苗.陇南民间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J].甘肃高师学报,2016,21(04):63-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