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究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蔡乐乐
[导读] 传统数学教学只为了应付考试,而素质教育中却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蔡乐乐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长征校区   223300
        摘要:传统数学教学只为了应付考试,而素质教育中却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学得的知识要用在提升自身品质、素养、习惯和能力方面,学到的数学知识不仅要应用在考试中,更要应用在生活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意义,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和优化,拓宽育人功能,意义重大。
        关键词:素质教育背景;小学数学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旨在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避免培养出一个个只会做题的“书呆子”,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使其符合素质教育的特点,更加高效的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
        一、素质教育内涵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多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包括学习习惯、思维广度、创新意识、合作意识、质疑思维等多个方面,全面落实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二、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多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应试教学中,常常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给学生灌输数学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往往没有对数学知识点产生属于自己的思考,教出来的学生数学知识会用却不精通原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素质教育则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点产生属于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这种理解才能够更加深刻,应用更加有效,记忆也会更加稳固,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思路,更新传统数学观念,和学生多互动多沟通,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学习地位,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好,学习习惯也会更加优秀。
        但同时也要看到,小学生思维还不成熟,数学基础薄弱,数学理解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课堂教学时间确实有限的,因此教师的引导也至关重要,教师从“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成了“引导者”和“解惑纠错者”的角色,需要慢慢适应角色的转变,掌握好引导启发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尺度。
        (二)教导学生数学能力
        1.教导学生学习技能: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直接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点,不如教给学生学习技能,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现象和现象背后的数学知识,在数学学科中的学习技能主要有作图、计算、数学建模等本质技能,另外有查阅资料、找出关键词等获取信息的技能,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技能,再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技能,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2.教导学生数学思维:就是用数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是人的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形式,对单一知识点,引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点的本质,巧用“互逆”、“互为倒数”,巧用一题多解、巧用多媒体技术来直观呈现空间图形[1],而对于多个知识点,可以用思维导图教学的应用,帮助学生理清多个知识点的联系,构建知识框架,例如教学“四边形”后,带领学生绘制四边形的思维导图,以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等为主要对象,将其定义、周长、面积、生活现象等为知识点依次罗列,对比得出知识逻辑。
        (三)合作学习,培养全面素养
        《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索”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合作学习,在交流探讨以及协作完成过程中能够减低学习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优化学习氛围,加强学习效果。另外,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包括集体意识、竞争意识、质疑思维、交流能力等在内的多项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四)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以教材内容为真理,认为教师说的话一定是对的,这种现象约束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基于此,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看待某一知识点,鼓励学生对其进行质疑假想,尊重学生的思考和假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
        (五)渗透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课程思政”的贯彻落实,强调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数学来说也是如此,教师巧妙挖掘数学学科中的德育因素,比如一道植树的习题拓展成爱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比如将地砖铺设的习题拓展成节约资源的问题,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教育,同时在教学管理中多关心爱护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疏导心理问题。
        (六)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非常先进化的教学理念,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说就是分层教学,尊重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展开相对应的分层教学,将目光和重点放在学习较差、对教学需求更强的学生身上,将提问分层、教学内容分层、评价分层等,实现精准教育、高效教育。
        三、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需要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特点,更加全面、更加高效的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
        参考文献
        [1]张靖.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新课程·上旬,2019(5).
        [2]潘秋英.数学之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2019,8(08):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