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王世庆
[导读]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其基础性比较强
        王世庆
        海南省陵水县新村中心小学  572426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其基础性比较强,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忽视,因而不在这一学科的学习中投入足够的心力。故,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抓住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主要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从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关键因素展开分析,简要分析教师在备课、上课、教学方法选择这几个方面可以做出的优化。
        关键词: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引言: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这两者的共同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基于一定的教育目的,对学生做出积极指引,让他们从课堂上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教师、学生以及具体的内容。由此入手,来分析教学效率的提升,则要在教学环节以及具体方法的选择上下功夫。让教师、学生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这三个元素能更统一以及和谐,进而让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一、备好课
        在课堂教学中,备课是教师需要做好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明确课程标准,进而确定好本学科的教学目标以及任务。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及基本内容。还要从教材入手,熟练的掌握教材中的所有内容,用好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了解了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之后,将其知识性、文化性提炼出来。备课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第一,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学习水平以及在学习中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还有他们的兴趣爱好。第二,提前预测分析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新知识时可能会存在哪一方面的理解困难,进而提前拟定解决措施。除了这两项内容,还要准备教学方法,一节高质量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进行良性互动,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让这样的互动质量更高。下完会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题有详细阐述,所以在这一点中不再赘述。
        例如就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处于小学高段,其思维发展相较于低段的学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毕竟是小学生,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在理解时还是会存在一些困难。且小学生普遍自控能力比较差,在课堂上,可能会由于一点点响动,就出现跑神的情况。在备课阶段,需要充分明确学生的这些特点。再就教材来说,在五年级语文教材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阅读中,不是只让学生读懂课文,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当然,培养兴趣是贯穿小学教育全过程的,不过在此之余,更多的要求学生多思考,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在阅读部分的要求是,通过读课文,体会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这种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更细致,他们需自己认真剖析课文,从字里行间体会。
        二、上好课
        从整体教学活动来看,上课就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说得最多的也就是着眼于课堂,所以此处从上好课的方法来分析。通过备课,已经打好了基础。在上课时,教师会将自己所有准备的内容完美展示出来,这也就是在教学中,总是提到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对于课堂质量的影响。
        在上好课这一点中,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至少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对于课堂教学时方向性的指引。第二,对于教材。到底是用教材还是教教材,答案一定是用教材。第三,课堂氛围,教师和学生应处于平等对话的氛围中。第四,在一节语文课中,学生、教师都需有智慧增长,动态生成性是需要多关注的。
        基于以上几点要求,在教学中需要对课堂做出优化。以五年级上册《白鹭》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学目标应从三维来考虑,首先,知识目标:认识鹭、嫌等生字;正确并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能想象画面。其次,能力目标: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合生活谈谈对这个句子的看法。最后,情感目标:理清文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在用教材这一点中,主要是要求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现在有很多教学理念,比如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它们都强调的是不局限教材的思想,教学不必完全按照教材中呈现的课文顺序,可以用单元整合的思想对于内容进行整合,进而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比如五年级教材中,第一单元、第六单元都和个人情感抒发相关,在教学时可以适当考虑整合。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很多种方法,但本质上,是要学生能感受到,教师和自己是平等对话的关系。课堂是灵活的,这是确保生成性的基础,若学生在某个点没有理解透彻,可适当调整节奏。若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有更多的想法,则应拓展。比如《白鹭》这一篇课文,学生若能结合自己自身的生活经验等说说白鹭,则应给他们留出时间。
        三、选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基于现有任务、目标的完成所需,选择的具体手段。这里的方法分两方面内容。第一,教师的教学方法。第二,学生的学习方法。当然,学生的学习方法选择,还是需要教师给出一定的指导。
        先分析教学方法,教师需要采用这种方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听讲,这就是选择方法的一个重要依据。比如传统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方法为何为人诟病,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上毫无主体性,这种方法不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教师所选的方法要让学生爱听,还要听得明白,也就是说这种方法能给教学内容的呈现效果作保障。在这样的基础上,现代教育手段被广为应用,无论是多媒体教学法、微课视频、翻转课堂,还是任务驱动教学,其都能在灵活呈现知识或者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有良好表现。因此,教学中需根据实际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比如微课视频,可以用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在阅读教学中比较合适。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能给阅读教学起到作用,多媒体教学,在内容比较抽象时,比如古诗词教学中,以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为例,比如《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晚来秋”《枫桥夜泊》中的“月落……对愁眠” 《长相思》中的“山一程……夜深千帐灯”这些诗句,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能起到辅助作用,让学生更顺利地理解内容。且,古诗词具备的韵律美、意境美等,常常难以通过语言描绘或者表达出来,有了多媒体的帮助,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
        再分析学生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重要基础。但养成习惯之前,需要先了解清楚自己是哪一种学习类型,这是接下来要分析的,而教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提供这一方面的指导,让他们更全面地认识自己,选合适的方法。在对学习风格进行分类时,本文遵循的是教育心理学的VARK模型,分别有视觉型学习风格、听觉型、读写型、运动型。前三种比较容易理解,运动型指的是当学生处于学习状态时,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具体的实验(自己动手)来实现对新知识的获取。教师需要给学生做好指导,让他们能认清自己,真正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这也是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探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这一问题时,本文提倡的是将目光放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上,因此本文从备课、上课、方法选择这几个大的方面入手,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方法做了分析,强调把握教学中的教师、学生以及内容这几个主要方面,最终实现教学效率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令狐昌琴.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J]. 南国博览, 2019, 000(008):P.228-228.
        [2] 张敏.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 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 2020, 000(002):P.13-13.
        [3] 李天仕.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复习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J]. 幸福生活指南, 2019, 000(002):0193-0193.
        [4] 李业廷.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 家长, 2020, 000(009):P.11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