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美娥
广西省防城港市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幼儿园 538001
摘要:中国数千年璀璨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智慧结晶,既是国家厚重文化底蕴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根基所在。随着国家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当中,应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家长所沉思的问题。由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可陶冶孩子情操,培养其良好文明习惯与道德品德,对孩子的素质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深远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幼儿教育;素质发展;渗透
前言:
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至今,根本目的是为培养幼儿及学生的健全人格。传统文化作为国人思想道德核心素养,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可促使幼儿文化道德水平提升,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养成坚持不懈、与人为善、团结合作的精神。与此同时,传统文化渗透幼儿素质教育当中,让孩子将传统礼仪、风俗习惯融入生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提升其修养、品德、情感等自身综合素养,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
在幼儿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当下,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幼儿素质教育中,不仅能够充实幼儿教学内容,还能使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然而在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当前幼儿传统文化教学主要是以古诗、三字经等为主,注重是对字词、段落的理解教学,实际效果比较差,很多幼儿教师误将该种教学形式作为传统文化教学目标。其实,大部分幼儿教师并不理解传统文化真正的意义与内涵,教学过程中不注重传统文化与教学相结合,在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方法过于单一,忽视传统文化思想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其次,幼儿教育书籍也应进行相应调整,对于传统文化部分教学内容的质量进行提高,教材是孩子接触传统文化基本工具,教材不达标某种程度是起不到教育作用,反之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以及幼儿素质教育起到一定阻碍,无法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再者,随着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民对传统文化认知大幅度下降,盲目追崇国外各种文化潮流,改变我国青少年思想,轻视传统文化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意义,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冲击,这使得幼儿教育必须肩负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担。
二、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幼儿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课程教学多元化,丰富活动形式
教师应对幼儿教学课程设计有所创新,促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精髓渗透到幼儿教育之中。在我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需对幼儿传统文化的认知及民族自豪感进行培养,并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着手点进行课程设计,开展幼儿素质教育。
比如,教师可设计以我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为孩子讲授“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节日的出处,还可通过神话故事的形式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以此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借助富有趣味性的故事内容让孩子对传统节日产生予以了解,进而使传统文化能传播的实效性。
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形式,以主体鲜明的活动形式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传统文化教育贯通于多元化的活动之中。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教师可通过童谣、儿歌、故事等方式开展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来学习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孩子们都熟知的“过生日”设计主题活动,通过活动让其知道关于生日的一些传统习俗与相关礼节等。还可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特点,可以进行引导启发方式、情感渲染方式等进行和生日方面有关的传统教育,让其懂得在父母长辈的生日中主动送上祝福,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尊老、敬老,培养其道德情感。又如,教师在彩泥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孩子利用彩泥与一些废纸制品,做成自己喜爱的民间传统食物。教师在集体游戏中还可设计像丢手帕、木头人、丢沙包等传统游戏活动,以此体验传统游戏的趣味,拉近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增强其团队协作精神。另外,还可播放中国传统的音乐,让孩子进行欣赏如《茉莉花》等具有中国浓郁特色音乐,使孩子爱上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美。
(二)以一日生活为基,以园所环境为桥
幼儿教育是孩子未来更高一级教育的基础,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予以把控,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的口述讲解中,更应与孩子日常活动相融合,以此为着手点,加以整合利用。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此方面应格外重视,特别是孩子的日常生活方面,要注重其情绪波动,依照个性差异分层次的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让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持续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这对幼儿的知识技能与良好习惯的形成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体现其真正的主体地位,尽情感受传统文化所带来的魅力,让孩子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对于环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环境创设对幼儿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于此,大部分幼儿教育机构都将环境创设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积极参与其中,使其感受环境创设带来的乐趣,这对孩子未来素质发展意义重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墙面对孩子们的手工作品、简单的创作发明等进行展示,还可利用走廊墙面,选取一些传统文化特色及本土文化特色物件、字画、名人画像等,实施一系列风格迥异的环境氛围,通过环境创设进行感染、熏陶,让孩子们不断在传统文化氛围中吸收营养,感受到本土文化所带来的魅力。
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因其博古通今,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中华宝库中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如何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渗透,应是目前幼教事业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将中华传统文化带入到幼儿教育中,不仅加深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知与了解,也使得幼儿全面素质得以提升,丰富幼儿日常学习生活,对其优良品质的养成及未来全面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于丹丹.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路径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6):100-102.
[2]朱红梅.幼儿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思考——基于中国原创图画书的教育实践[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40(05):135-139.
[3]肖庆玲.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中的应用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