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蓝迪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幼儿园,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学前教育活动对幼儿的人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语言、思维方法乃至性格等都会受到学前教育的影响。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原有的学前教育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低龄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同时也能给为他们日后更好的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语言思维能力; 成长;幼儿
一、幼儿语言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促进幼儿身心更好地成长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对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能够让幼儿对知识以及事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并促进身心更好地成长。在学习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在幼儿教师潜移默化的指导下树立学习自信心,有利于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加强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对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智力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为学习语文学科奠定基础
幼儿时期孩童对未知事物存在强烈的探究心理,模仿力极强,因此在幼儿教师的不断传输以及引导下,幼儿能够模仿句式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这些内容能够化作知识的力量储存在幼儿的脑海中为日后学习语文学科以及其他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学习与植物相关的词汇时,幼儿教师可以借助卡片向学生展示各种植物的形状,并向学生详细描述各种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样貌特性等,例如“柳树叶片细细的,春天时刚萌发的嫩芽时鹅黄色的,古代诗人曾用诗句描绘柳叶‘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儿对植物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不断提幼儿的观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在班级内营造更为舒适的学习氛围。
二、培养策略研究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幼儿教师在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探究心理,例如借助讲解故事的方式让幼儿明白道理,用描绘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用各种各样的游戏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来说,情景教学法,以“狼来了”故事为例,让幼儿扮演撒谎的小孩和被骗的人们,让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到欺骗人最终会受到谎言的伤害,同时穿插现实生活中孩子撒谎的事件,让幼儿对撒谎以及其他不良行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进而形成良好的品格。还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将幼儿教学绘画内容与游戏进行结合,例如,在绘画“春天”时,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来到户外,带领幼儿做游戏,教师扮演捕捉人,幼儿分别扮演春天的花朵、小草、树木以及蜜蜂等,教师捕捉幼儿,只有幼儿清楚地描述自己扮演角色的特点才能躲过教师的捕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激发,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二)加强阅读引导
书籍阅读是提升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有效的阅读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学前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除了教授幼儿基本的课本知识外,还要结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合理选择适宜的阅读书目,将日常口头练习与书籍阅读进行有效结合,不断提升幼儿 的语言思维能力。
优秀的书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形成正面的影响,促使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书中记录的知识能够带领幼儿领略四季变换、感受山川河流之壮美,丰富幼儿的知识层面,开拓幼儿的眼界,增长幼儿的知识储备,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对书籍文字的表达方式等进行模仿,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举例来说,幼儿教师可以指定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让幼儿进行阅读,并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让幼儿与同伴之间进行分享和交流,例如“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是什么让内容,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等等,这样新颖的活动不仅能够吸引幼儿参与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幼儿在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对语言进行组织和思考,促进思维发展,逐渐提升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亲子阅读,让父母与幼儿一起开展阅读活动,临睡前父母可以为幼儿读绘本故事,让幼儿在父母的引导下能够正确理解绘画所代表的含义,并能根据绘画任务的行为和状态表述他们正在做什么,心理状态是什么,他们之间会说什么样的话,结局又是什么。让父母对幼儿进行引导和陪伴,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在父母的正确引领下不断提升语言思维能力。
(三)开展丰富的游戏活动
思维能力的发展与语言息息相关,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维能力的发展。一般来说,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模仿能力极强,具有强烈的肢体表达以及语言表达欲望,但是由于思维能力发展水平有效,很多幼儿无法用语言表达出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若是不加以引导,幼儿的表达兴趣便会逐渐减退,甚至出现闭口不言的现象。因此针对此种现象,幼儿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为幼儿营造舒适、愉快的氛围,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并通过不同难度、不同规则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进行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渐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实践案例分析
学前时期的幼儿年龄尚小,受生理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影响语言思维能力尚存在一定的不足,若是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势必会影响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发展。红红性格活泼,开朗大方,但是在幼儿园活动时常常不加以思考,玩游戏时常常拿到什么就什么玩什么,并不完全按照游戏的规则进行,幼儿教师认为这样的行为并不正确,因此常常要求红红想好了再开始行动,但是红红却无法每次都按照教师的指示。综合分析,红红正处于语言思维能力发展的萌芽时期,主要以直觉行动性思维为主,也就是说红红的思维与行为感知是存在密切的联系,她的思维主要是通过行动进行发展的。因此,很多学前教育中的幼儿日常表现行为与红红基本一致,作为幼儿教师若想有效提升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必须从语言功能着手。处于这个阶段的幼儿思维能力会不断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因此在学前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与幼儿多多交流和沟通,对他们的语言思考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幼儿学会用规范化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在幼儿遭遇困难时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让学生自己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对幼儿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应当从学前教育阶段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作为幼儿教师应当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行为习惯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以及思维发展能力,让幼儿能够条理清晰、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为日后幼儿的生活以及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丹.学前教育中幼儿语言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5):9.
[2]董丽会.学前教育如何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探讨[J].中外交流,2019,26(23):392-393.
[3]卢双凤.浅谈学前教育如何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7):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