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玮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田镇学区中心小学 256300
摘要:童话故事的设置本身符合小学生的心理期许,因此,运用童话教学来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进步与成长。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童话教学行为的开展,探讨如何才能够实现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与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
童话故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而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童话故事有丰富的故事内容和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本身贴合学生的想象与语言表达,因此,更能够激发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童话故事中,往往蕴含着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念,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在潜移默化间产生积极影响,因此,童话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极为必要的。
一、问题分析
在童话教学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些被忽视的共性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童话内容的重要性被忽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想象空间的创设被忽视。
(一)忽视重要性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色彩,在面对童话故事内容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个在教学大纲中有没有?”、“在考试中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想法,而这种想法导致了教师看轻童话故事的重要性,很少在课堂中引入课外的童话故事,往往只围绕教材本身展开教学,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1]。
(二)忽视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逐渐从被学生依赖的主体位置退居“二线”,学生则通过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学习方法的掌握,逐步掌握课堂主体地位,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尤其是对于童话故事的教学,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内容,没有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此外,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内容,会要求学生对于词语、句子、段落等进行背诵,这就导致学生对于童话故事的兴趣与想象被“折损”,继而更不利于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三)忽视创设幻想空间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是建立在教材基础上,展开知识内容的探讨、分析与深层次的学习。而针对童话故事,想象本身就是童话教学中的一部分,但是小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因此在想象的过程中,往往更加天马行空不受约束,很多教师错误认为这是无效教学的部分,并扼制了学生的幻想空间,这是错误的。
二、有效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为展开有效教学活动,首先就需要教师能够真正认识到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展开对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行为。
(一)精准定位
小学生与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不同,在看到同一故事时,预想,构思,着重点都有差异,而学生之间又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思维。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教师首先要实现对于童话教学精准定位,以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方式,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行为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引导,达成教学目标[2]。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在学习《雪孩子》这篇童话故事时,教师可以先从网上找到与《雪孩子》相关的影视资料,以播放动画的形式,让学生先通过观看,了解故事内容。小学生本身喜欢动画,能够很快的融入课堂,在播放完后,教师再根据教学需求,展开对应的教学活动,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体地位
小学开始,学生脱离了幼儿阶段完全依赖教师的学习行为模式,应当建立起新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行为,这一过程中,逐步开始从依赖教师心理过渡到自主独立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在实际课堂中的表现,就是教师逐步在课堂中“放权”,学生渐渐掌握主体地位的过程。
同样以上文中的《雪孩子》的教学活动开展为例,教师可以设置教学情景剧,在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内容的前提下,随机抽选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模拟童话中发生部分情节,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参与到排演过程中,对于故事内容本身的记忆更加深刻,且通过参演,人物角色转换,更好的体验人物内心,实现对于情感的分析,加深了对于童话的理解与兴趣。
(三)联想空间
童话故事的情节设置,有的离奇曲折,有的出人意料,故事本身的内容阐述,在学生的想象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发酵,成为了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温床”。而教师应当把握“温床”,以便更好的通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个体能力。
如教师在完成《雪孩子》的教学时,可以在结尾提问:“雪孩子真的消失了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拯救雪孩子?”引导学生产生思考,积极想象,结合身边的各种因素和教师引导,想出各种“办法”,教师可以延伸出一个家庭作业:“写一百字日记,关于你拯救雪孩子的具体办法”,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既很好的暴露了想象空间,又制造了一定合理的写作能力提升机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童话教学活动的开展,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才能够更好的贴合实际,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怡.童话故事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策略[J].科学咨询,2019(10):141-141.
[2]汤丽华.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6):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