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从量出,让语文课更生动丰厚——低年级『语文主题学习』实验『1+X』课型例谈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何雪梅
[导读] 小学正是学习进行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现阶段教材中语文课文数量较少,严重局限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
        何雪梅
        广东省连州市连州镇良江小学 513400
        摘要:小学正是学习进行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现阶段教材中语文课文数量较少,严重局限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所以教师应运用『语文主题学习』下的『1+X』课型进行教学,在学生进行讲述一篇课文的过程中,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确保学生语文学习的实效性,拓展学生的语文学识、视野和阅读量,促使学生语文学习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质从量出;低年级语文;语文主题学习;『1+X』课型
        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只有几篇课文,这使得学生无法拓宽自身的眼界与增加自身的阅读量,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化语文人才的实际需求。而如若一直让低年级的小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学生只会感受到语文知识学习的枯燥乏味,这就失去了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意义。而在语文主题学习法中『1+X』课型是一种其中有效的教学课型方式。将其运用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可以围绕不同的主题,以一篇核心性的语文课文,引入相关的其他语文文章,有效改善学生在语文课中读书少的不良现象,而是使得学生能够不断增加自身的阅读量,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质量,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实效性。
一、根据文本内容找到语用点
        所谓语用点,即为课文中最能体现教学价值的用词特征,同样是对低年级进行语文教学的核心教学目标。所以在进行实际的低年级『语文主题学习』实验『1+X』课型时,教师应深度挖掘课文中的教学内容,找寻出课文中的语用点,以此为学生筛选出相关的书阅读文章,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确保学生进行语文主题学习的有效性。与此同时,教师应时刻观察学生在课堂中对课文的阅读情况,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学指导,让学生能够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主题阅读学习,从根源上杜绝学生形式化地进行广泛文章阅读的不良现象,而是使得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阅读学习中。让学生既能从阅读中深刻感悟课文的中心思想,加强对其他文章的阅读理解,还能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速度与能力,促使学生自身语文学习的长远发展。
        举例来说,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节课时,其语用点学会“吃、主、住、以、叫、江、没”7个生字,以及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所以教师可以围绕这个语用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主题阅读活动,将《爷爷一定有办法》《爱丽丝奇境历险记》《凯琪的包裹》等文章,融入到语文阅读课堂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性,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式阅读。之后,教师应时刻观察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使得学生能够高效地掌握这些文章的语文知识与文化思想。
二、扩大阅读面,巩固语用点
        为有效扩大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单元主体阅读,有效地将实验『1+X』课型运用在教学中,使得学生能够趣味化地进行阅读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与效果。

在组织学生进行单元主题阅读的同时,教师应帮学生寻找阅读中的侧重点,有效避免学生将时间都浪费到对同一篇课文阅读中的不良现象,而是使得学生能够快速且高效地找到语文知识中的重难点,切实提高自身进行语文主题阅读的质量。同时,使得学生能够从不同文章的共同阅读中,尽情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强化学生自身的语文思维能力,以及自身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使得学生能够真正领悟课文中的深意,逐步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与综合学习能力,加快学生自身语文发展的步伐。
        举例来说,在学习《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这个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伙伴”进行单元主题阅读,使得学生能够从这三篇不同思想的文章中,进行对其中语文知识与友情知识的有效阅读学习。同时,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依次向学生提出相关的核心性阅读问题,使得学生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语文阅读,逐步强化学生自身的语文学科素养与阅读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深度学习相关的课文知识,不断提高教师进行主题教学的效果。
三、预习同题文,活学语用点
        在组织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文主题学习』下的『1+X』课型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活用文本内容中的语用点,组织学生预习相同体裁的语文课文,使得学生能够从预习中初步掌握课本中的语文知识,并能够为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学习做好铺垫。在实际的低年级语文课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核心课文中的主线内容,为学生设计相关的语文主题活动,并为学生筛选出适合其进行预习的同题文章,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深刻感悟课本中的语文知识和文化思想,有效发散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同时,使得学生能够在趣味化的主题活动中,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学习交流,开阔学生自身的语文视野,使得学生自身的语文预习与学习效果都能够不断提升,促使学生自身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
        举例来说,在学习《静夜思》这节课时,将课外文章《春笋》《小池塘》《我真希望》等同题材的文章整合到一起,结合核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诗歌主题阅读活动”,有效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对同题材的多个文章阅读,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丰富的语文知识。之后,教师应鼓励大胆地进行阅读学习交流,并与学生一同进行对各个文章的探究,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都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交流,切实提高教师进行主题教学的实际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核心,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语文主题学习”活动,并将『1+X』课型有效地运用在主题活动中,能为学生构建丰富且高效的语文课堂。学生将能够从这种课型的语文课堂中,学习到与核心课文知识相关的各种文章,加强自身对语文书籍的阅读量,拓展自身的语文学习深度与广度,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朝着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向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熊云英.浅谈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4).136.
        [2]陈少丹.浅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23).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