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立德树人教育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陈康进
[导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尤其是小学校园愈发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
        陈康进
        兴义市三江口镇中心小学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尤其是小学校园愈发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立德树人教育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强化在教学过程当中对于立德树人教育的渗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先队员。本文主要内容是分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以多种方式渗透立德树人教育,使学生既能够学习语文基本知识,也能够领悟语文书本里面的人文素养,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德育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立德树人教育
        引言:小学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最佳阶段,原因在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思想逐渐发展但是尚未成熟,容易接受外界的思想教育,因此是最利于塑造良好品德和习惯的时间点,如此看来,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许多教师虽然知道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却对于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的具体策略缺乏准确认知,因此加强教师对于实施德育教育的教学策略的了解,可以增强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一、立德树人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只有学生的道德和素质提升了,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教育的渗透极具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助于实现新时代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目标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提倡呼声愈发强烈,由此主张强化“立德树人”教育的现代教育教学体系应运而生,“提升综合素养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成为现代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就是增加立德树人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占比。
        2.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良好发展
        小学时期的学生不熟悉外界的社会,各方面认知缺乏,属于“最容易被塑造的阶段”,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显得极其必要。以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为载体,展现其中的道德精神,有助于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祖国建设者,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良好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的具体策略
        1.引发学生共鸣,培养道德情感
        通过语言的魅力,文章中所蕴含的爱国、诚实、奋斗、保护环境等等众多优良品质和习惯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印象,这些品质和习惯将会驱使他们向真善美靠近,立德树人教育的作用由此凸显。要让学生领悟到这种魅力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中的真实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学习杜甫的著作《回乡偶书》这篇古诗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从小便远离家乡、无法见到亲人的痛苦无奈和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名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被后人交口称赞,需要重点品读。同理,在学习《凉州词》等描写祖国边疆状况的诗的时候,教师可以顺势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体会古代人们对于边疆安定的殷殷期盼,更加珍惜如今的和平盛世。
        2.立足德育根本,树立正确三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坚持小学阶段立德树人教育的渐进性这个基本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课文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和学生教育串联起来,逐步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的渗透。教师需要发挥出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意识,正确地认识世界。如在学习《将心比心》一文时,学生认识到了这篇文章表达的主旨是我们只有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我们的世界才会增添更多的和气和欢乐,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想想如果自己在做事时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自己将会多么难过,由此树立学生理解包容他人的三观意识。
        3.课本联系生活,培养日常习惯
        语文来源于生活,课本当中的故事也可能是我们自己的日常经历,因此需要将课本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本的讲述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例如在《大自然的声音》一文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大自然究竟是什么声音?在一番思索后,学生们会回答说:“是鸟语、蝉鸣.....,是动物的声音。”教师再让同学们思考,如今我们的大自然有着怎样的声音?学生们会回答:“现在我们的大自然更多的是伐木的声音、施工的声音,少了动物的声音。我们大家要坚持做到爱护花草、保护环境,做大自然的‘护花使者’,只有爱护大自然,它才会重新拥有美妙的声音。"通过这篇文章的讲述,学生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结语: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推进,只要教师积极采取恰当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教学目标将会逐步实现,学生将会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样一来,学生的身心健康将得到协调发展,同时这也是对于当前的教学环境的优化,改变”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的问题,发挥出语文教学的独特学科价值,使素质教育的功效最大化,学校将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个人道德涵养的最佳场所。
        参考文献∶
        [1]李义党·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小学教育研究,2019(10):79
        [2]吕家俊·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新教育时代,2019(06):56
        [3]邓小芳·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