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杨燕玲
[导读] 在我国语文教学发展的历程中很多老师都过于重视孩子
        杨燕玲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梅庄小学 362141
        摘要:在我国语文教学发展的历程中很多老师都过于重视孩子“读”和“写”的能力,但过于忽视孩子对于文章理解的能力。阅读理解的能力是语文的基本功。但我们的孩子至今仍然面临着阅读能力低下的问题。我们在调查中不难发现现代大多数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同学最大的困境就是审题能力低下。由此可以看出提升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的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独立理解
        总结:提升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的能力,不仅仅是为了试卷上边完美的分数,更多的是增强孩子对于生活的理解能力。现在大多数的学生都存在不喜欢阅读的问题。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我们阅读的渠道越来越多,导致了大多数人都开始通过手机和电脑来了解这个世界。这项改革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小学生群体。现代小学生大多数都已经拥有了手机或者智能阅读器,导致很少在进行纸质的阅读形式。也是因为此类原因,大多数的孩子都无法静下心来好好的去看一本书或者阅读一篇文章。
        一、小学生中高年级阅读理解的背景以及目标
        对于语文来讲,阅读理解的主要目的是要提升小学语文的基本素养。对于我们的阅读理解来说阅读之后才可以理解,没有阅读那么就没有理解的可能性。阅读就是我们和作者进行对话的一种过程;阅读是一个鉴赏的过程;阅读也是一个思维能力进行提升的过程。我们阅读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考试的分数更是为了提升语文的综合能力。
        二、小学生阅读理解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书籍却不读经典
        在小学生的阶段,我国并没有明确的强制要求小学生必须要阅读经典。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阅读四书五经确实没有办法进行清晰的理解。孩子们喜欢看的都是一些漫画书类,虽然漫画书通俗易懂但是对于提升阅读能力的作用却不大。阅读理解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二).读书时精神不够专注
        阅读理解时一场和作者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显而易见在阅读时足够的专注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但当代小学生的阅读精神却因为太多的诱惑没有办法集中。例如在读书时只能阅读十几分钟或者一本书往往读了一遍之后就不愿意在拿起来阅读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读书的定力不足也是正常的,此时就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
        (三).读书时的思考较少
        通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解答阅读理解里边的问题时往往找不到出题者的思路。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孩子在进行阅读理解时思考会比较少。孩子平常在看书的时候大多数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在看书的过程中孩子不会主动的去思考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以及写作的具体思路。只是单纯的将书面上的文字阅读了一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阅读的困境也是难以避免的。


        (四).语言组织能力较差
        阅读理解反映最直观的问题就是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多数阅读理解得分较低的同学往往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语言组织能力都较差。因为没有从生活中得到锻炼,导致在进行阅读理解答题时也没有完整的组织语言的能力。
        三、阅读理解难题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将书籍转化为动画
        在小学生中高年级教育的初期家长和学校可以进行一个默契的配合。家长在家时给孩子播放相应的经典电视剧,老师综合前一天晚上的播放内容第二天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这样会增加学生的理解也加深了经验、带动孩子进行自主的思考,提高自己的思维反应能力。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将一些经典片段或者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拿出来和同学们进行分享。在进行分享之前先向同学们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进行思考,这也是提高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凡是之一。
        (二).营造安静的环境
        在小学生进行写作或者阅读理解的时候家长可以做出相应的配合。例如放下手机陪着孩子一起阅读一本书、关掉电视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或者是专门开设一个书房,在书房内不放置任何的电子设备,减少孩子在阅读纸质书籍时的干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在家里的一切行为都会被孩子模仿,言传身教的意义也是如此。从自身做起才是帮助小学生解决阅读理解问题的一大要点。
        (三).多写读后感
        阅读理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小学生中高年级的思维能力以及辩论分析能力。但没有思考的读书不但对于提升各项能力没帮助,相反如果孩子才会四件没有目的的读书还会降低孩子阅读的主动性。因此建议老师可以在讲解文章或者让孩子们进行阅读的时候,让学生们去写读后感。写读后感一方面可以督促孩子们专注的进行读书;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孩子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多和学生进行沟通
        不仅仅是在写作中,在日常生活、阅读理解时,个人的语言组织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家长要在平时多和孩子进行沟通,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言传身教;第二点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要多提问有关文章理解方面的问题,加强孩子们的语言组织回答能力;第三点学校可以在平时多举办一些适合小学生中高年级的辩论赛,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组织语言,进行演讲。
        小学生中高年级正处于一个建立新型思维方式以及三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校和家长的正确引导都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小学生阅读理解方面面临的问题,学校和我们的各位家长更加应该重视起来,通过相互的配合加强对于小学生阅读理解方面的培养。理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阅读更是不可缺少的途径。希望我们连起手来,一起为小学生面临的阅读问题出谋划策,为祖国的未来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地实践探析.《中外交流》.2016年4期 田晓东.
        【2】小学语文审美教学的实践策略.《新校园:理论版》. 2012年1期 常雨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