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手段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及途径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孔茜
[导读] 当前,随着学校教育的日益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教学之中,中学语文教学也随之发生巨大变革
        孔茜
        山东省日照高新区中学
        摘要:当前,随着学校教育的日益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教学之中,中学语文教学也随之发生巨大变革。本文探讨优化教学的具体途径主要是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论述。如能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做到遵循这些方法,必将达到优化中学语文教学,实现教育效果最优化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手段 中学语文教学 作用 途径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注重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更直观,可以使学生更自主。学生在采用多媒体技术的课堂中会更有代入感。一堂利用好多媒体技术的课堂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之中得到提高。
一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丰富了语文教材资源,改进语文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让原本单一传统的语文课堂变得有生机,有活力,变得更加的生动和趣味。传统的语文教学呈现的纸质的课本,而多媒体的运用让课堂上有音频、视频、图像等形式,好像让课堂变得活了起来。例如教师在教授刘湛秋的《雨的四季》这篇课文,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四季的雨的影像。分时间、分季节、分地域,虽然雨已经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现象,但用视频的形式呈现,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的理解。传统课本所呈现的是文字的静态美,而音视频所呈现的是动态美,赋予学生的是更无穷的想象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也变得容易起来,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了知识,发展了能力。
(二)改变了教师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的改革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传统的教学教师大多是输出型,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多媒体的教学要求教师更多的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启发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例如教师在教授杜甫的《春望》这首古诗,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巧设情境,反复诵读,多张多媒体课件的切换,多媒体呈现问题,学生一步一步自主探究,主动思考、小组讨论,真正理解古诗所体现的家国情怀,更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 过分强化声音图像的作用,冲击语文教学本体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语文教学应突出其学科特点,比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多的靠实实在在的词、句、篇、章教学,其他形式都是次要的,更不能代替学生阅读本身的具体活动过程。 然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许多教师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如何把课件制大制全,课件中的声音、图象、文字、颜色、光彩缺一不可,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本的阅读,对语言的感悟也就往往被忽视了,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被禁锢在画面上,教师在不自觉地用声音图象来代替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代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体悟。当学生不能通过有效的阅读去获得个性化的感悟并将自己的见解公之于众时,语言文字的魅力也就无从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体—“语言的阅读”也就被抛弃了。
(二)过多的画面影响学生的注意力,课文重难点难以掌握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图文音响资料,鲜艳的色彩,逼真的音响效果,教师为了吸引学生课上的注意力,往往会在课件中设置丰富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事实常常相反。

当这样的课件亮相于课堂,学生很容易就沉浸于诗情画意中,只顾一味地欣赏声与画的有机结合,动与静的巧妙组合,很难留有多少注意力在文本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语言文字之外的声像图画中,一节课下来,学生没能抓住学习重点,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没能达到,冲淡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 、如何趋利弊害,正确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中学语文教学
        从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反馈的情况看,在教学中,并不是时时处处都适宜采用多媒体。那么就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
1.优化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
(1)增大教学容量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将课堂信息在课前输入好,上课时,教师就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板书,学生笔记的固定模式,重点内容可以用课件展示,并配合教师的讲解,省去了大量的板书时间,教师就有了足够的时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加知识容量,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的剩余时间来设置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降低教学难度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逐段讲解来使学生达到明白文章内容的目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就可以改变这种繁琐的讲解而有效果有限的活动,教师可以把一些口头难以表达的内容,通过创设情境,变抽象为形象的方式,化解其难度,使学生能很快地理解掌握。例如教师在教授《驿路梨花》这一课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很好地突破教学难点—记叙的顺序。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七幅幻灯片,课上先让学生将这七幅图片按照课文中的顺序排布出来,并依次放映,以示意图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图中突出故事的主干。文章事件脉络分明,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了,也省去了教师大量的费力而又可能使学生理不清头绪的讲解,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2. 优化中学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
(1)保证板书完整性、直观性
        语文教学教师所要呈现的内容往往是黑板上几个字无法表达的,这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弥补这一缺失。例如在教授鲁迅的《故乡》这篇课文,需要通过对比来展示人物形象的改变,从而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利用多媒体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展现,学生透过屏幕所展现的图表,一目了然,更能加强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
(2)增加板书新颖性、趣味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只能利用传统的板书所呈现,粉笔所能呈现的内容过于单一,教师的板书大都少而简洁,学生很难从教师的板书找到趣味性,时间久了很容产生倦怠心理。例如在教授李可染的《山水画的意境》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很难同时兼顾美术功底,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展示山水画的内容,让学生在语文课透过文字透过画面同样体会山水画的意境,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 优化中学语文教学过程
        课程改革要求强调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要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过程更加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多媒体的运用为任课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图片、音频、视频。学生对课堂的投入性更大,在课堂学习中会更加的有代入感,更能理解文章意图。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 、结论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效果。语文教学之于多媒体好像飞机的机翼,好像美女的华服,好像名马的好鞍,越来越多的教学者也意识到多媒体对于教学的益处。但是语文教师需要更多的去探讨去思考如何利用好多媒体。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学会克服其弊端,发挥其优势。多媒体技术运用得当,语文课堂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想象、充满魅力,学生也可以在这样的课堂之中积极主动、愉快高效的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飞速发展,达到优化中学语文教学,实现教育效果最优化的目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