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何建平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跟进,初中语文教材的设计中逐渐得以优化,其中名著导读则是新的教学模块之一
        何建平
        四川省成都市田家炳中学  61006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跟进,初中语文教材的设计中逐渐得以优化,其中名著导读则是新的教学模块之一。但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促进这一部分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语文教学;教学现状
        引言:
        在进行教学改进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客观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症下药,以科学的方式优化并提升教学模式,从而促使名著导读第有效教学。
        一、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重视度不足,应试现象较强
        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对于教学的习惯仍延续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上,导致教师的注意力以及重点置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新课程改革的教材设计中,逐渐趋向于学生全面培养与提高的层面,尤其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对于文学传承与理解更加重视,在每册课本中都设立了名著导读的环节,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加强学生对于名著文学的阅读与重视。而目前教师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多是以考核为指导,将名著中的重点内容整理起来让学生背诵记忆,而忽略了让学生真正阅读的教育指导意义[1]。
        (二)学生兴趣淡薄,无阅读习惯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学业愈加的繁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巨大压力影响,加之外界多方面因素,如课余时间不足、教师教学枯燥、名著篇章过长等等,从而导致学生对于名著阅读的兴趣不足,认为名著阅读过于耗费时间,且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内更乐于参加具有娱乐性质的活动等等。此外,大部分学生学生亦是未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方式上亦有不足之处,致使在阅读时效果不佳,亦或是读一半就放弃等,从而使得名著的阅读成效不尽理想。
        二、教学改进策略
        (一)加强重视,科学教授
        在这一部分的有效教学之前,教师的态度尤为重要,教师应当正视名著导读的教学意义,以实际阅读为基准进行引导培养,从而达到这一部分环节的教学目的。同时,教师还应当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基于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学,促使学生能够有效进行名著阅读,从而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领会名著所传输的知识与思想,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则可结合教材的培养方向以及具体名著制定教学计划,将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目标有效设立,进而带领学生展开名著教学的学习[2]。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的名著导读部分,教师则可选择其中的一项专题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如“介绍尼摩船长”中,则可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设计具体的相关问题,比如“尼摩船长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片段可以了解到尼摩船长?”等,进而再结合这一问题选择名著中的经典章节带领学生进行赏析学习。最后,再让学生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深刻剖析尼摩船长人物特点,进而完成这一专题任务。此外,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在学生阅读完成之后,选择课本中另外两个专题进行讨论探究,进而以活动课题的方式使其完成相关专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得学生能够透彻的了解名著文学的深刻含义,深度了解名著内容,同时,亦能够促使学生得以在专题活动的基础上,增加对于名著阅读的动力,并促使其在探究中提升其阅读与理解能力,使得名著阅读的教育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二)传授方法,引导教学
        在教材中除了对名著的研读阅读要求之外,教材中同样给予了不同的阅读指导,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亦需要将其传授于学生,使得学生在展开专题探究的同时,学习其中的名著阅读方法,以形成高效阅读的效率。例如,在《骆驼祥子》中,则主要是指导阅读中的“圈点批注法”,即对于文中的重难点、表达手法、以及使其感触之处以勾画、圈点的方式体现在书中,辅助学生仔细阅读名著内容,从而深度理解名著。在此过程中,教师则可利用“精彩选片”部分的文章进行指导,比如在圈点过程中以哪些重点和符号进行标注、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应当怎样进行二次标注等等,从而教会学生有效阅读。再比如,在八年级下册《傅雷家书》中,则可结合教材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选择性阅读”,即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优先阅读的部分。比如结合题目与目录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先行阅读;亦或者针对于好奇的部分先行阅读;再者确定阅读的目的,依据目的择优阅读等等,此外,在阅读方法上,则可结合名著的类型进行“冷读”或者“热读”等,从而提升学生的名著阅读效率。
        (三)培养兴趣,养成习惯
        兴趣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首要条件,教师在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时,则应当以兴趣的培养为原则进行阅读指导,因而教师需转变基础课堂形式,提高名都阅读的课堂创意性与活动性,进而加强学生名著阅读的阅读效果。比如,结合教材设立专题研讨小组,让学生小组合作阅读,进而在短时间内完成专题任务,以促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并在学生各自分享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欲望;再或者,可开展名著表演活动,让学生自行选择名著中的情节部分进行表演,以促使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从而在阅读中选择感兴趣的部分,自行组织表演团队进行表演,从而深化阅读理解,提高对于名著的阅读兴趣,以促使学生得以在此过程当中,形成主动阅读名著的良好习惯。
        三、结束语
        多数教师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时仍需要提升,对于新模块的衍生,教师虽未有一如既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可以结合现代教学方式以及新课改的教学指标加以创新,进而提升名著导读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孙刚.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9(9).
        [2]安灵童.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的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