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代杨
海南省海口市第八中学 海南海口 570000
摘要: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拓展,同时也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实现现代化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当今学生接触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机会较多,并且互联网信息技术也是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重视。尤其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由于初中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呢?下面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教学探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体现了我国对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视,也是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和基础。因为道德与法治学科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法律法规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建设文明社会的重要途径。但是就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来看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所以本文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
从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所以导致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教学资历较老的教师而言,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下降、并且多年的教学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会采用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学生的学习需求,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成了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正是因为这类教师长期采用自己的教学方式而导致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是造成这类教师互联网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的原因。而教师互联网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就无法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最终导致信息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受到了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不到凸显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新问题也在不断的涌现,比如有些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有了足够的认识,并且积极的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像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而是以教学大纲进行制作,所以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此外,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也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整个课堂成了教师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课堂,而学生成了旁观者,所以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而对于学生来说,长期的处在这种没有突出自身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中怎么能激发学习兴趣呢?更无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信息化教学是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因为信息技术具有直观、生动等特点,也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拓展,这对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获取优秀的教学资源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教学是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信息化教学正好符合未来教学趋势的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等设备将教材中抽象的内容更直观的展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轻松的理解和学习。
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当今学生接触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机会较多,所以他们对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的接受程度较强,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得不到激发,甚至还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但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因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符合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可以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的开展策略
(一)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源
想要开展信息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首先需要教师积极的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源,通过教学资源的拓展让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并且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积极的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拓展教学资源。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遵守社会规则》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积极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比如我在开展本节课程教学的时候就积极的运用了信息技术拓展了教学资源。比如除了讲述社会规则之外还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展示了班级规则、校园规则、社区规则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从而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提高教学质量。
(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教学内容
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体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一方面直观的呈现了教学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的运用教师可以积极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教学内容。就像我在开展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友谊的天空》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积极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比如我在开展本节课程教学的时候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了某同学和好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的视频,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如何寻找自己的朋友,如何和同学、朋友之间一起学习和发展。而对于学生来说,在观看多媒体视频的过程中他们就可以对本节课程所讲述的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帮助,并且也发挥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作用。
(三)运用微课开展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都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引起重视,并且注重创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方式,积极的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复习和预习。就像在开展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文明与家园》这一课程预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制作成PPT课件、或者是微课视频,然后将视频和课件上传到校园网上,然后让学生在家利用微课视频进行复习。此外,同时视频开展复习可以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时候对文明家园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这样在课堂上开展授课的时候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当然,不仅仅是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可以运用微课视频,在课后复习环节教师也可以微课视频进行复习,这样即打破了传统复习模式的局限性,同时也符合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预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因此,运用微课开展课前复习和课后预习既是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
结束语: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既符合教育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也符合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实现现代化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因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的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促进初中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丽萍.浅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J].科技风,2020,(17).80.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017064.
[2]侍崇贵.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0,(11).37~38.
[3]梁桂泉.核心素养视域下头脑风暴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9).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