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顾小青 王润萍
[导读] 随着新高考在各地的不断实施贯彻,越来越多的中学重视起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顾小青 王润萍
        石家庄二中雄安校区河北安新中学  050000
        摘要:随着新高考在各地的不断实施贯彻,越来越多的中学重视起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要求教师重视起对学生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然而我国大部分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理论都处于探索阶段,各个阶段都未完善,因此学校迫切的需要探索出适合自身并对学生有帮助的高中生涯教育模式,结合社会环境、自身特点、师资力量等因素,进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改革。本文将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以及与学科教学相衔接模式展开论述,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生涯规划;实践;教学;思考
        引言
        新高考改革2014年首次从上海、浙江走出,逐步在全国范围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目标是构造公正、科学的人才选拔体系。新高考明确提出全科覆盖、不分文理、两次机会,也就是改变原先的一考定终身,给予高中学校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这就导致一些高中务必要改变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雄安新区的县高中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基础薄弱等原因,几年的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前进缓慢,现从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和改进措施展开讨论,提出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策略。
一、我国目前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一)教师专业程度不够,生涯规划的现状与日益高涨的需求之间反差巨大
        在一些开展新高考地区,生涯规划教育已经在绝大数高中落地实施,但是明显是徒有其表,以我所在的雄安新区某高中为例,由于专业程度不够、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一些生涯规划教育大多由班主任或其他行政教师转行担任,虽然在形式上是可行的,但是班主任大多是某学科任课教师,让他们进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很明显在专业程度上需要进一步提升,高中的生涯规划教育无法对学生有实质性的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二)教材课时安排不够完善
        生涯规划虽然在各地已经实施,但并不具备系统性,没有统一的课程模式、没有统一的教材。学校和教师不清楚高中一年级要怎样做,学生学什么,二年级、三年级要教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等。大部分的高中的生涯规划教育都是利用课余时间,课时安排严重不足,很难对学生的生涯规划产生心理上的触达。使生涯规划教育成为了形式,意义不大。
(三)社会重视程度较低,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   
         新高考虽然已经落地实施,但是有些学生和家长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新高考,新高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更甚者不知道什么是平行志愿,很明显,学校并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仅仅是给学生做了几场讲座,就算是完成了生涯规划教育。很明显这样的生涯规划教育是对学生是不够的。生涯规划迫切需要更多的任课老师参与其中,给学生更贴近生活、学习的潜移默化的指导
二、高中生涯规划的意义
        新高考与传统高考相对比,新高考改革在内容、形式、要求等多方面都做出了改变,首先推翻了“分数至上”的教育理念,开始注重多元录取机制,培养出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在志愿填报环节,大部分高校改变了招生制度,与传统的“分数至上”相对比,高校开始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等院校也增加了大学专业选考等内容,学生可以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业做出相应的规划。新高考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开始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在众多要求下,全面化发展成了学生的必然选择,高中阶段可以说是人生中比较重要的阶段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以及擅长的学科和想从事的职业规划,根据每个人的自身特点,从学习生活一点一滴出发,激发每个学生的无限潜能。


三、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衔接
(一)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努力方向
        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编制出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用来确定测试者的职业兴趣倾向,以此来引导测试者选择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发展方向,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考变为了3+1+2的模式,高校对于学生高中时期的学科有着很大的要求,高中的学生在高一结束就会进行选科,不再以文理科进行划分,而是让学生在语数英三门必学科目之外另选三门,规划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如果擅长语言表达能力则可以选择历史政治等学科,如果喜欢钻研思考则可以选择物理学科,根据最近几年的高校录取情况来看,高中选修物理学科的学生有着更多的就业选择空间,基于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规划教育越来越重要。
        而物理学科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帮助学生确定努力方向,由于物理概念的抽象性,许多学生在面对这样的物理知识时就出现了很难理解、面对问题束手无策的情况,一些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敢去问老师,物理这门学科,对学生的抽象的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这一点通过对比一个班级下物理与其它学科的学生平均分和分数方差也能得以侧面反映。这一现状也因此对初中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水平考验。很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全面考虑、兼顾到各层次学生基础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等差异,造成“饿的吃不饱,牙软的吃不动”的尴尬局面,损害教学效果。 所以,加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以及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物理学习。
(二)帮助学生明确高中阶段目标规划

        高中时期的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探讨思维、学科素养、学习态度等方面,为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高中物理学科综合素养,离不开制定各阶段的学习目标。一方面,物理学科综合素养中的探讨思维可以为学生进入更高学府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即使学生以后不从事与物理相关的职业,但通过学习物理,学生掌握了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后的工作中也能受益一生。另一方面,核心素养中的学习态度可以确定一个学生的心性,通过物理学习中的不断钻研和深究,可以帮助学生处理事情有着良好的心态,对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学生通过物理的不断学习,可以为他们的生涯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物理核心素养还包括理解能力和推理和逻辑判断,单纯的理解只是最基础的,当融入物理学习的新情景,学生就要学会变通思考,而要养成这些核心素养就离不开明确的高中阶段目标规划,例如在进行《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探究完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并理清了产生这种物理现象背后需要的环境条件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演讲,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同时巩固了物理知识并把它们实用化,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基础物理素养,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从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形成物理学科科学学习观。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高中的生涯规划教育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在现在这个跟风的时代下,学生在进行分科学习和填报志愿的时候,会受到家庭的影响、闺蜜同学的影响,而不是选择适合自己所擅长的专业,也就导致一些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上感觉很痛苦,学习效率也比较低。也有一些天赋较好的同学,在进行物理学习以后,没有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报效祖国促进社会的发展,而是用于了不正确的方向上,在教师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时,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物理学家,例如钱学森、杨振宁等楷模,讲解他们为了报效祖国,促进科技的进步所做出的努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做到学有所用,为以后祖国的告诉发展培养出优秀的物理人才。
        在《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的教育价值追求,“立德”是基础,“树人”是目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客观要求。不同时期的教育都有着同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他担负着传播思想,塑造灵魂的任务。在物理课堂当中,教师适当加入思想政治文化,可以加强学生对优秀文化优秀价值观的认同感,同时也可以教育学生遵守公德,教导学风,求真务实和创新意识,逐渐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接班人。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为了学生多元化、全方面发展提出的全新教育理念,这对每个高中学生能够明确高中三年学习规划都很重要,为此,每个学校都要对高中生涯规划与学科教学相互融合起到足够的重视,要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学校特点等,设计出适合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出正确的规划。
参考文献:
[1]安殿民.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实践探索[C]. 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八).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2-3.
[2]张玲玲.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有效性研究[J].教育观察,2020,9(27):35-37+66.
[3]胡凡爱.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10):195.
河北雄安新区教育科研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ZD2019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