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春雨 宋维轩
青海省西宁市虎台中学 810000
摘要:历史课程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资源之一是乡土资源,基于西宁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视野下,进行初中历史学科教学,通过合理的问题设置、必要的故事补充、广泛的史料阅读来展开多方面的教学,从而使得历史教学多样化、高效化。
关键词:资源开发;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引言: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历史教材的讲解不仅仅只是围绕着课本本身的教学呢绒,还应该对当地的历史乡土资源做出适当的拓展和补充,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学习的同时能够了解自己生活环境的乡土历史。尤其是对初中学生进行历史教学,教师不仅要通过新颖、多样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注意力,还应该充分利用本地的乡土资源,使得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事件、历史文化,以增加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因此,本文基于西宁乡土资源的开发,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作以研究。
一、基于西宁乡土资源开发利用视野下进行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初中学生喜欢追求新奇的事物,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由于事件发生存在年代久远的问题,学生对其不感兴趣。那么,历史教师在针对教材进行讲解的时候,以西宁的乡土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展开讲解,可以使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历史,从而将学生对西宁历史的学习兴趣逐渐扩大到整个历史学科。
(二)有益于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的教育
基于西宁乡土资源开发利用视野下展开历史的教学,能够促使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更多的了解西宁本土的历史发展,以及现阶段保留的遗址、文物,从而让初中学生在家乡历史变迁、感人事迹中不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精神,进而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来对初中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三)有助于发展西宁城市地域文化特色
西宁的历史比较久远,然而,在长远历史的发展之下,如今的西宁并没有特别多的文化遗址等,并且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是有限。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为学生讲解教材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为学生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现存旅游文化地,帮助初中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拓展思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西宁的乡土资源开发做出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基于乡土资源开发利用下展开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资料阅读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在历史的教学中,拓展学生的历史阅读范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历史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西宁乡土资源,然后逐渐培养学生探索历史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更愿意在课余时间阅读其他历史相关资料、事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教学目的。比如在即将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西宁多民族融合的发展历史。并在课堂上,教师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展示相关资料,使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之前,先了解西宁的民族文化。如展示:汉代从内地向河湟地区的人口迁徙等文字资料。促使学生在大量的资料阅读中不断培养、提升历史解释能力。
(二)通过设置问题养成学生证实史料的意识
所谓的证实史料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对于历史材料,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辨析,并结合历史事例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及判断方法。然而,在历史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初中学生史料证实的意识并不容易,只是简单的教材讲解、例题解读并不能有效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因此,需要将历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基于西宁乡土资源开发利用视野下展开教学,通过相关乡土资源的问题设置,那么由于相关历史事件是和学生的家乡有关,学生会有更多的感想,因此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课堂思考、发言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这节课程时,教师结合教材带学生深入了解明长城,学生通过课本的图片能分析明长城,并了解修长城的目的。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史料证实的意识,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在这一小节的学习中,大家明长城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有谁知道地处西北边陲的西宁市,我们有明长城吗?”在学生思考、以及相关发言后,教师为学生讲解西宁大通的明长城,并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其有何建筑作用,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让学生明白其作用在于军事防御。结合西宁乡土资源,教师设置一些问题,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思考、发言,从而逐渐培养初中学生史料证实的意识,这对学生今后高年级的历史学科学习都会有很大影响作用。
(三)通过补充地方故事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历史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史料的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逐渐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因此,基于西宁乡土资源开发利用视野下,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为学生补充在西宁的历史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如:大通彩陶盆、虎台遗址、山陕会馆等历史故事,从而让学生不仅可以多了解本地历史文化,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地方故事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结束语:总之,初中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展开讲解,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有效利用西宁的乡土资源来不断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才明.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以核心素养为视角[J]. 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 2018, 000(0S2):P.35-36.
[2]、孙孝荣.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 2020, 000(049):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