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模式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茅佳敏
[导读] 高中生在心理有所成熟的同时又有些孩子气的问题
        茅佳敏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鉴湖中学,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高中生在心理有所成熟的同时又有些孩子气的问题,作为管理者,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把控,对于班级的管理要刚柔并济,有效促进高中生在高考中的心态平稳,科学管理,有效实施班级建设理念,进行柔性管理。
        关键词:柔性管理;高中;班主任;班级
        前言:作为高中班级管理者,不仅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关注和督促,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进步也需要进行适当了解,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通过对班级的柔性管理,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观念,提高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效率。
        一、柔性管理模式的内涵意义
        柔性管理是指对于被管理者施行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对于被管理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关注研究管理,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适合的管理制度,是一种相对自由、平和的管理手段。
        在当前的高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作中,对于柔性管理模式的运用在逐渐增加,并且被越来越多的高中班级管理者所重视。柔性管理注重被管理者的想法,不是简单的进行行为的压榨,避免由于管理过于严苛而产生的人员矛盾。
        柔性管理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将学生的创造性进行极大的发挥,对于学生身心发展有良好的效果,高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实施柔性管理,有利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思维角度看待问题,发挥学生内在的多面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提高政治学习成绩;实施柔性管理,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有效缓解,不再僵化,破除以往的上下级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情况。
        二、柔性管理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柔性管理,对于学生思想进行了解放,激发学生的内在活力,开发属于学生的朝气,促进高中学生优秀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方面思路的开拓,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班主任对于学生的管理更合适于当前的教育政策大趋势,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度过充实的高中生活有很大帮助。高中班主任对班级进行柔性管理,发现学生的内在品格,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有效实现对知识的快乐学习,促进学生优秀人格的形成。
        实施柔性管理,对于高中班主任有更高的要求,柔性管理不是单一的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在杂乱的管理工作中,准确的把握管理的思维方式,对创新思维进行转变,对班级内部事情的发生有预见性的指导,注意个别学生的特殊性,有效建设有包容性质的班级文化,进行班级管理的求同存异。
        柔性化的管理,可以帮助班主任对学生的不同心理,不停层次情况进行有效把握,结合因人而异的学生不同方面的情况,为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解决,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进步学习,拥有更丰富充实的高中生活。

柔性管理尽可能的对传统管理遗留的问题进行解决,不再对学生班级的内部制度进行依托,管理的方式更加深入人心,更好的帮助学生对管理制度的接受,了解学校制度、班级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三、柔性管理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柔性管理政策,是全新的学生管理政策的提出,适合于高中阶段的管理问题。
        1.培养学生优秀思想品行
        高中的管理需要管理的是一个班级内的多个学生,班主任对于高中学生心理的有效把控,将会让管理工作事半功倍;班主任需要对高中学生的心理进行发现,进一步了解学生,,探索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对学生的优秀思想品行进行更加合理的培养,利用柔性管理的手法,进一步对学生的各种行为心理进行了解,更好的促进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的树立,培养现代四有新青年,对学生不好的思想行为进行及时的制止,避免酿成大祸。
        2.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对于课外活动的开展都是有所需要的,高中阶段的课程开展需要加入课外的实践活动,保证学生充足的学习精力,为辛劳的学习打下健康身体的基础。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加入柔性管理政策,高中班主任对于政策和实践需要进行有机结合,对于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品行意识进行培养,有效实施柔性管理政策,促进高中学生优秀人格的养成,针对不同的人格进行思想上的道路修正,保证管理的人性化,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性格,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
        3.完善奖惩班级制度
        柔性管理并非对学生行为的以为认可,在进行工作班级管理时,可以建设可实施的奖惩制度。在结合柔性管理制度对班级进行管理时,对于学生违反学校制度的现象要进行惩戒,让学生认识到,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不可再犯;在施行惩戒之前跟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清楚认识这种行为所犯何法,从而有效的进行错误的反省,惩戒有度,在不对学生自尊心进行伤害的前提下进行;对于奖励功能的诠释,就是对优秀表现的学生进行物质的奖励或者进行言语的激励,确保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直存在,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优化师生关系,让学生更愿意与班主任进行各种意义上的沟通,促进班级的有效管理进步。
        结语:高中阶段作为学生高考前的最后学习阶段,合适的班级管理,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在班主任的柔性管理政策下,让学生对于自己的了解也更加深入,为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努力成为优秀的人。
        参考文献:
        [1]王萍.柔性管理模式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12):86-87.
        [2]杭玉美.柔性管理模式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36):296.
        [3]李萍.柔性管理模式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14):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