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成
湖南省双峰县第二中学 邮编417701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一步。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品质也越来越完善,在此期间,学生对外界因素的干扰非常敏感。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养成各种不良习惯和错误思想,在高中阶段加强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密切沟通是学生的主要管理者。在德育工作中,高中班主任应该不遗余力地进行德育工作,同时要注意德育方法。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给出了一些简单的策略。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德育教育
引言:高中教育比较全面,班主任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要确保学生在精神上得到养育和洗礼。它不仅是一种先进的学习能力,而且还需要深刻理解生活的各种知识,因此学生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在思考问题时不会有偏见。这种教学方法更加全面,学生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会更加顺利地成长。因此,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单,而且要从长远角度进行教学,积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心态。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
(一)德育方式单一
对于任何学科教学来说,教学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对教学方法更加的依赖。从本质上说,德育工作更加的侧重于理论性教育,高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对理论层面的教育工作非常的抵触,但是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有许多的初中班主任都在使用说教式的教育模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大篇幅的理论性知识讲解,不注重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习兴趣,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中,本身就蕴含了大量的弊端,会遏制学生兴趣的提升,无法有效的发挥出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容易产生消极和倦怠的学习态度,严重的削弱教学效果,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高中班主任的高度重视。
(二)缺乏有效的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沟通解决。在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沟通同样重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渗透方法,这些任务必须通过深入沟通来实现。实际上,许多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并未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传统的教育思想严重侵蚀了他们。在学生的眼中,高中班主任的形象是陌生的的,并且随着老师和高中老师之间距离的增加,班主任并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二、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的策略
(一)在日常管理中融入德育内容
德育工作在高中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渗透不应过分刻意,而应与日常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情感。高中班主任必须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彻底杜绝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据学生的现状制定合理的德育目标,并根据这些目标建立相应的德育渗透计划。
(二)科学教学 促进思想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班主任,在教导学生真正验证他们的教育知识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时,必须严谨科学地讲话,德育教授理论力量雄厚,知识内容丰富。知识教授主要由负责任的老师指导,因此,负责德育工作的教师应采取准确、科学的教学方法,避免学生厌烦,弥补传统德育工作的不足。课堂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育知识的内容,激发和激励德育课堂。班主任应避免盲目口头教育,可以使用视频、照片等对德育教学知识的内容“感兴趣”,并在学生德育知识的学习中鼓励积极心理学。其次,在指导德育时,教师应重视实践教育,使学生可以实践所学的德育知识。最后,为了确保学生的德育知识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定期进行抽查和定期检查,以确保学生的德育知识得到切实执行,并提高德育课堂的有效性。
(三)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性
卢梭曾经说过:“在任何对人类有益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教育人的工作。”高级教师管理学生时,必须树立正确的道德教育理念,并以学生为主体。因此,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认真听取和分析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戴。负责教学,以建立学生与负责教学的老师之间的关系。同时,班主任老师应树立榜样,在管理学生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开展德育工作时,负责任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德育水平和综合素质。
结束语:通过将道德教育训练纳入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实践中,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祖国健康而杰出的社会才能。但是,负责道德教育的老师不应花太多时间进行德育教育,以免学生违背道德教育和教育的目的。同时,负责德育工作的教师必须找清自己的位置,与同学一起学习和成长,并将高中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希望以上作者的建议能帮助教师进行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李艳丽.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价值[J].才智,2020(15):74.
[2]石勇.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价值探究[J].中华少年,2019(20):101.
[3]苏刚.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解读[J].学周刊,2019(1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