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开展小学安全教育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吕华锋
[导读] 安全问题无大小,安全隐患随时存在

        吕华锋
        重庆市忠县忠州第二小学校  重庆  忠县  404300
        摘要:安全问题无大小,安全隐患随时存在,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策略,井然有序地开展和实施安全教育,则是当下各个阶段、各个学校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际的小学安全教育中,教育者要针对所在学校的安全形式,研究不同的安全模式,创造出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尽最大可能地消除各种安全隐患,让安全意识真正融入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  开展  小学  安全教育
?  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许多不安定的因素也随之而来,其中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各种状况也层出不穷,如何有效地化解小学生身边的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小学生的安全,以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则成为当务之急。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小学生身边的安全问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加强课堂教学与安全教育之间的联系,把握安全教育的实质和内涵,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以提高小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从而把安全事件的损失降到最低点。那么,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的安全教育工作呢?我个人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安全事件无法进行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这样不仅造成小学生安全意识的淡薄,更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困难,直接阻碍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同时也影响和制约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在实际的生活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有:在自身物品管理上,思想麻痹,物品随意乱放。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示其犯罪。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我想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在生活细节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我曾把一位小学生爬防护拦摔伤的事引用来教育学生,结果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剖析了不少自己平时不安全的做法。再如,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同学间相互推搡、相互追逐,上下楼梯跑和跳,玩尖锐的硬器,随意乱抛硬物等,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让学生认识到位,提高防范意识。

?
二、主动把握安全体验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小学生对于安全的体验和感受,是提高自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有效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掌握一定的安全技术和能力,从而确保安全教育思想的渗透。然而,一些学校一味地追求安全问题,要求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轻声慢步,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自我保护的有效的方法。但细细品味起来,却觉得有些束缚正值精力旺盛时期的孩子的天性,是有意将孩子驯养成旧时代的“小脚女人”。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不断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无法真正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要从细节抓起,在细节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了解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如:学生有时流鼻血或不小心划破了手等就会惊慌失措,没有自己处理的意识,其他学生也只会找老师,我们要利用这些机遇让学生学会自行简单的处理,并在处理时同学们互相帮助、相互协作,一同经历了自救、互救的过程,感受了自救、互救体验。同时,我们还要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认真地解读和告知安全防范制度,增强学生的安全观念
小学教育工作者在维护学校安全,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为此,在开展和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牢牢地把握安全教育实施的各个环节,融入创新性的安全教育观念,仔细地分析本校的安全防范制度和体系,研究与学生实际相关的安全内容,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把学校或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中有关安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对学生告知。如实践活动中的行走、乘车、具体的操作注意事项;体育运动中某些项目的危险性,练习设备、器材的安全性能等内容都应在活动之前告知学生。二是把校园及其周边的设施包括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如校园内外维修改造,施工场所或临时搭建的设施,校园内外处所、场地、水电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都应及时告知学生。三是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对家长告知。如学生生病、学生请假离校或缺课、学生间发生纠纷或矛盾、学生的不良习气以及学生发生伤害或意外事故等,都要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四是把发现的班级内部、校园内部及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向学校领导告知。班主任履行告知义务,可积极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的来说,小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广大教育者的高度重视,采用以上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协调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小学生时时刻刻注意自身的安全问题,让安全意识深深地镌刻在学生的心中,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温馨、快乐的学习环境,创新安全管理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科学规范的安全网络体系,从而让小学生开心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孙晓瑞. 校园及小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初探[J]. 经营管理者,2016(13):77-78.
[2]刘桂娟.我国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基本情况及效果评估体系对比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17(06):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