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坚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西安高新六路58号,710065
摘要: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教育部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语文属于语言性学科,而语言性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属于主要的教学内容。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还需要充分认识到习作教学的重要性,并且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法,将分层教学引入到习作教学中,对习作教学进行分层设计,从而更好的保证习作教学能够符合全班各个层级学生的需求,学生参与积极性更高。同时分层设计更加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对提升习作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本文就关于小学语文习作分层设计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分层设计
引言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正式学习语言文字的开端,其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能有效促进语文成绩的提升,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帮助。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习作分层设计,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关于习作教学的探究和实践活动一直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实践中的问题仍然俯拾皆是。习作教学往往陷入一种教师怕,学生也怕的状况,很多问题是经常出现的仍未有效解决的“旧疾”。通过观察语文课堂,及对学生和一线语文教师的访谈调查发现,在小学的习作教学上存在教师的习作教学理念陈旧、指导模式僵化、学生的习作兴趣不高、习作自信不够、习作表达形式化严重等问题。例如在应试教育束缚下的习作教学,学生习作的目的是获得高分,习作想法和技巧都被限定在所谓高分作文的框架中,忽略了个性化表达和对现实生活的感触;教师为了高分,将形式化、公式化的写法灌输给学生,学生套用现成的材料进行写作,抑制了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文,觉得习作课枯燥乏味,渐渐丧失写作兴趣。
2小学语文习作分层设计出现问题的原因
2.1难度较大,学生排斥语文学科的学习
一些基础较差、语感不好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是比较吃力的,即使是付出了努力,但是由于基础条件和学习方法等问题,学习效果还是不明显。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抵触等不良情绪,对语文的学习造成阻力。对于这类同学而言,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就算课堂上认真听讲,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也会产生许多疑问,就不能把作业很好地完成,那么语文知识的学习就不能得到巩固,能力不能得到提升,如此恶性循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来越差。但是教师把作业难度降低,让基础较差的学生适应作业难度的话,基础较好的学生就得不到练习,也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课后就不能通过习题去巩固所学知识,对语文的后续学习和复习工作都有较大影响。但是因为一个班级的同学人数较多,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一位同学,只能选择最适合大多数人发展的教学方式,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就不能提高针对性了。
2.2.学生群体存在个体差异性,掌握程度不同
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造成了每个班级的人数都比较多的情况,教师很难制定出一个适合所有人发展情况的教学方案,若制定一个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教师的工作量就会有严重的负荷。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兴趣爱好不同,所擅长的领域也不同。
比如,有的学生思维逻辑好,数学的学习就比较轻松;有的学生语感和感悟能力强,就比较适合语文、英语的学习,因此不同的学生处理作业的方式和结果也千差万别。但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忽视了学生的个人特质,误以为学生是不认真完成作业,容易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打击,教师的教学严谨性也会降低。但是这是一个教学中长期存在,却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能让所有同学的学习进度相同,也不可能弥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情况不同,这是教师的教学的难点,教师应该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尽可能地适应每个同学发展。
3小学语文习作分层设计的具体策略
3.1激发学生预习作业分层进行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唯有激发学生预习作业分层的兴趣,才有可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项学习方式中,小学语文分层习作设计的效率才会得到提升。老师要想激发学生分层预习新课的兴趣,可以采用丰富教学形式的办法,比如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向同学们提问,通过同学互相交流解决,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除此之外,当今社会的多媒体信息网络技术十分发达,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新课的时候上网查找相关视频。但是利用网络分层预习新课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必须由简及难,先让学生观看生字生词的教学趣味视频,再让学生观看相关问题和课文内容的教学视频,二是因为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制力比较差,而且网络环境非常复杂,所以在利用网络预习的时候一定要在老师或者家长的陪同和监护下进行。
3.2针对不同问题采用不同方法
语文是具有综合性的语言类学科,使用分层设计可以尽可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适合的练习,教师也要注意运用分层设计思想的灵活性,要对不同的问题,做出不同的处理。比如,对于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就不能使用同一种习作方式,要注意配合学习内容的要求。阅读是学生的积累过程,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文素养、理解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外阅读作业,让同学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得到巩固提高。作文则需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做出要求,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3.3丰富作业类型,增加生活实践
语文的学习需要长期大量的积累,它虽然是一门传统的学科,但是却十分生动有趣,学生在浩瀚如烟的学海里畅游,感悟语文的魅力。教师为了让语文教学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语文习作的类型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并且尽可能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教材学习语文知识,还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并学习语文,观察能力可以逐步提高。教师设计分层作业时,应该多一些考量,提前摸清每一个同学的发展情况,制定最适合当前发展阶段的学习方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布置不同难度的习作,以便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最好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分层设计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还需要充分认识到分层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字词句学习、阅读量积累、问题引导等方式,更好的落实分层设计,保证习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霞霞.小学语文习作分层设计的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625(5):77.
[2]?廖五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明日,2019,23(20):256-256.
[3]?孙岩.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17(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