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冯双英
[导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
        冯双英
        义乌市  北苑小学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新课程强调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教师从“在体验中交流,让学生愿学;在体验中思考,让学生会学;在体验中反思,让学生善学”这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快乐学习数学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体验,交流,思考,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新课程强调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玩”中动手、动口、动脑、经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快乐学习数学中学会学习。
        著名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教学合一”的教学理论,无不证明了学生学习中体验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要以“体验教育”为指引,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悟、学中得,将数学知识、技能的获得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体验中享有“做数学”的乐趣。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快乐,在体验中促进学习,从而积极有效地投入学习中去呢?
        一、在体验中交流,让学生愿学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往往容易分散,很难长时间集中,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稳定性和专注性较差,这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以不能光自己讲,学生听,而应该让学生去体验,在做中学,做是基础,学是核心。在教学中,要坚持先让学生去做,边做边交流,边做边展示,在体验中去追寻答案,激发学生内驱力,学生就愿意去学,去探寻结果。这种经过体验的交流,既是做的生成,也是学的深化,交流了思想,激活了思维。在动手操作中交流,在体验中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愿意投入到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教师突出让学生在体验中交流,力求以做促说,说做一体,层层深入。
        师:怎么能求出梯形的面积呢?
        生1:我想应该是和上底,下底和高有关系。
        生2:我猜梯形的面积肯定也是底乘高。
        生3:这个底是就看下底还是和上底有关还要动手去摆一摆,看一看才能知道。
        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我们动手去试一试,验证刚刚的猜想。
        师:好的,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材料(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材料,合作摆一摆,拼一拼,看一看,算一算梯形的面积应该如何计算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学习小组的同学愿意来展示自己组的验证过程啊?
        生:(边演示边分析)我们学习小组将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这样放置(图1),请大家看黑板,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根据之前学习的平行四边的面积=底×高,底=上底+下底,又因为这里有两个梯形,所以一个梯形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除以2,我们小组认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图1
        师:其他小组还有不同方法吗?
        生:(边演示边说)我们学校小组只用了一个梯形就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图2)
        师:你们小组这么厉害,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
        生:想…
        师:大家都很期待,我们听,你讲。(全班同学聚精会神地听着。)
        生:同学们,瞧,我们组将这个梯形进行了对折,并沿中间的对折线剪下,刚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新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什么关系啊?
       
                          图2
        生:平行四边的底刚好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是梯形的一半。平行四边的面积=底×高,底=上底+下底,又因为这里平行四边形的高是梯形高的一半,所以要除以2,我们小组认为: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真是意想不到的推导方法。
        师:你们学习小组真棒,不但能将一个梯形变成和它面积一样的平行四边形,还能通过自己动手得到图形之间的联系,最终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真是了不起!同学们此刻应该响起什么呀?
        全班同学响起了阵阵掌声。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人人参与到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中,每位同学的注意力得到了集中,有了这样的体验,同学们学习数学新知识的氛围更加浓厚。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学生们愿意去思考,愿意主动去分享自己的见解,这样的体验深入人心,梯形面积的推导已在心中留下足迹,这堂课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体验不仅积累了解决数学知识的经验,也增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学们更加愿意去探究数学新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在体验中思考,让学生会学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要是没有掌握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知,才有助于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加自主地探究新知。
        如何让学生在激活思维的基础上进入深度的思考,学会质疑解惑是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适时为学生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动手、动口、动脑,体验、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学会学习。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一课时,教师这样开展教学。
        课件首先出示:
           
                                                图3
        师:尺子的作用很大,可以帮助我们数数,也可以测量长度。今天的这把尺子还可以量什么呢?下面先变个魔术。(尺子动态弯曲成了一个钟面。)
                    
                                       图4
        师:假如这个世界没有了钟表,同学们想象下看会怎么样?
        师:学习一样新的工具时,我们要先做什么?
        生:仔细观察,弄清楚这个工具每个部分的用途,表示什么?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怎么样学习一样新事物了,真棒!
        师:既然钟表这么重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吧。
        ……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一些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学习是必要也是必须的,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数学是帮助我们解决生活问题的好工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我感悟、自我发展,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能锻炼学习能力,又能保护好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新事物的时候有法可寻,保持学习的热情。
        三、在体验中反思,让学生善学
    华罗庚先生曾讲过:"不要只给学生看做好了的饭,更要让学生看做饭的过程,数学教学要设法使数学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说数学的教学不是表象性地堆砌知识积木的过程,而是实质性地用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把知识贯穿起来、使学生真正领会到数学知识的形成和深化发展的动态过程。
        有些教学内容非常抽象,只有让学生自己经历新知的产生、形成、发展过程,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动手操作活动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进行探究,
在探究中深入反思,总结经验,从而使学生善于学习。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这节课时,教师把引出圆周率的概念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拿出学具袋,自主选择合适的学具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研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带着问题边操作边思考,在全班反馈交流研讨后引出圆周率。这时我趁热打铁提出问题:“大小不同的圆,圆周率是否相同呢?”于是学生又一次选择学具动手操作进行研究。这样学生在一次一次的操作活动中深刻理解了圆周率的本质含义。教学中,凡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组织学生亲自操作,并引导学生在操作与观察的基础上深度交流研讨反思,在探索知识本质的同时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综上,要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愿学,会学,善学,教师教学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注意培养学生乐于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要真正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倡导和选择能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的美好目标。
        
        参考文献:
        [1]体味数学 感受快乐[J].范仁干.小学教学研究. 2014(26)
        [2]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刘金华.学周刊. 2014(17)
        [3]对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蓝强.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09)
        [4]以“体验学习”为途径,激活数学课堂[J].刘韩萱.新课程导学. 2016(04)
        [5]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学会数学.王超.学周刊.2015(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