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4期   作者:陈朝龙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能够在教育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

        陈朝龙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毛衫城小学  314502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能够在教育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开展微课教学,并且将微课教学应用到中小学各科的教学实践当中。在小学语文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将微课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微课开展适合于小学生学习认知健全的过程,创造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能够在活动式的教学课堂中习得相应的知识。
        关键词:微课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引言
        近年来,微课的出现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具体来说,在小学语文微课的教学中,微课的操作相对简单,有良好的硬件支持,使得教师在应用中能够熟练处理。比如教师在讲解某一课文时,可以简化教学内容,直接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教学问题,使得微格教学的质量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1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意义
        1.1利用兴趣引导学习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引导者,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较低,学生对于一切知识的认知都来自自己直接的了解,如果教师的引导没有根据或没有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上,那么将会很难引导学生进入一种固定的教学情境。因此,要想更好地引导学生以兴趣为基础进行一些主动的学习活动,就需要教师利用微课课件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图片或视频,添加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来引导学生在前期自然地进入课堂教学当中,通过课件当中一些形象生动或色彩鲜明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能够建立起对于语文知识的兴趣感。
        1.2拓宽知识面
        我国现在所采用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通过对教材内容和编排方式的调整,教材当中收录的语文文章逐渐趋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内容丰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不同的作品情感。而微课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能够将语文教材中的知识进一步进行拓展,比如在小学生学习《葡萄沟》这篇语文课文时,学生们尽管基于生活常识对葡萄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大多数学生远离新疆地区,对于葡萄干的形成过程较为陌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为学生进行详细的介绍,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葡萄干的形成就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后续课文的进一步解读。
        1.3突破时空限制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形式大多数采用的都是教师单方面的口头讲授,因此,语文教学过于局限在课堂当中,一旦下课,学生们对于课堂中所学的内容就会形成遗忘。利用微课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众所周知,微课教学就是采用多媒体通过互联网连接的形式为学生打造一个没有时间和空间局限的学习环境。即使在非课堂的环境中,学生仍然能够进行相关的语文知识学习和练习及测试活动。比如小学教师在教小学生如何修改病句时,就可以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一些病句案例,并且在课后将课件传到班级的微信群当中,方便学生课后进行复习。


        2微课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策略
        2.1明确教学内容
        对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所有内容的讲述,甚至会在具体的讲述中延伸或扩展课文内容,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设计能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即:教师通过微课视频或课件,按照事先设定的教学顺序进行讲述,如生字词的学习、文本内容的掌握、课后习题的巩固等,进而明确教学内容,保障教学内容与方向的清晰性。具体而言,当前的小学生正处于认识和积累字词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微课教学环节要播放关于生僻字词的视频,或者是提供学生感兴趣的实物或图片进行比喻手法的讲述。比如,红苹果和红脸蛋、月牙和眉毛等,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相似性、关联性加以发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喻手法的使用。当然,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呈现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知识结构及课文内容,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
        2.2优化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以汉字为基础进行学习。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小学生都喜欢学习基础的语文知识,并且,小学生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若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古板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难以集中课堂注意力,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为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实情和心理特点出发,根据学科特色来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或动画,以此活跃课堂氛围,使单调、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直观、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比如,在讲述课文“乌鸦喝水”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导入事先已制作的微课视频:某个有着明媚阳光的清晨,森林中的一只乌鸦正在找水喝。这时,它发现一个装有少量水的水瓶,于是开心地飞到水瓶旁,结果发现水瓶的瓶口很小,然后飞到大石头上想办法……通过这样的视频和配音,学生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主动思考问题,如乌鸦想到了什么样的办法喝到瓶中的水?进而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中采用微课的方式,在微课视频中插入文中描述的场景或事物,在此基础上带入一些情节,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深入理解课堂知识,学以致用。
        2.3创设教学情境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深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只是一味地进行教材内容的讲述,照本宣科,着重讲解文中的语法、词语、内容,以便学生能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同时,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充足的练习时间,在枯燥沉闷的课堂中,只能机械地学习知识,导致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微课教学设计能有效打破传统教学的约束,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规律、兴趣爱好为依据,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而促进教与学的有效提高。以“月光曲”为例,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阅历相对有限,他们对文中所描绘的美景难以真正体会。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教学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美丽月光的视频,如茅屋被美好、静谧、安宁的月光镀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直观感知月光的清幽,深刻理解文中描绘的情景以及传递的思想情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单借助教材内容是很难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故事情境。因此通过微课的导入应用来使学生对语文内容更加深刻的理解,有效的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探知欲望,也使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切实的加强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使其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洪娟.微课·语文课堂的“一股清流”——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长江丛刊,2017(7):103.
        [2]石雪萍.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例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