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0-12岁儿童成长的秘密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3期   作者:赵玉洋
[导读]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一书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

        赵玉洋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岳滩镇喂北小学   471000
        摘要: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一书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并不是一个只可以从外表观察的陌生人。更确切地说,童年构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孩子一出生就有了视觉、听觉、触觉、感知觉(本体觉)、前庭觉,利用这些感观,让孩子感知、认识这个世界。
        关键词:探索  儿童成长  家庭
        我们的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组成的,家庭是以人为单位构成的,人有几亿种形形色色的,家庭有千千万万个不同类型的家庭。但不幸的家庭每家都有不同的理由,而幸福的家庭却是相似的。幸福的家庭是怎样生活的?他们是怎样培养孩子的?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怎样让我们的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这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
        当每个家庭出生孩子,那种幸福快乐是充盈在家里每个角落,无可比拟的。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心头宝,当看到孩子那粉嘟嘟的小脸,清澈明亮的眼睛,可爱的小手、小脚,家长满心满眼都是爱。可是作为家长的我们会合理并正确的爱孩子吗?怎样的爱才是对孩子有益的?我们家长会合理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吗?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孩子一出生就有了视觉、听觉、触觉、感知觉(本体觉)、前庭觉。怎样利用这些感观,让孩子感知、认识这个世界。应该是所有妈妈开始做的事情。每一位妈妈都很辛苦,照顾宝宝吃好,喝好的同时,也要开始给孩子做身体运动—锻炼他的运动感知和协调能力;抚摸—锻炼孩子的本体觉;让孩子多看自然界丰富多彩的世界—锻炼他的视觉的发展;听轻柔的音乐刺激孩子的听觉发展。有能力的家长已经着手开始给孩子读书。从小让他坐在你温暖的怀抱里,聆听妈妈温暖而有爱的声音,他会觉得如此幸福,也会给孩子足够多的安全感。
         第一时期  0-3岁是培养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时期,安全感好的孩子更自信,大方,更勇于表现自己,不怯需,平时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胆小、自卑,这都是缺乏安全尽的表现。因此,0-3岁是一个母亲最辛苦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用情感滋养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感觉到我是如此的被爱,大人为我的到来如此的高兴,我来到这个世界是如此受欢迎的。孩子虽小,但她会充分感受到你的爱意。爱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底色,每位母亲在生下一个孩子时,就会母性爆发,自带爱人的本色,此时的母亲是如此温暖与慈爱。这时爸爸和家长也应多关心我们的妈妈,妈妈在辛苦照顾宝宝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一些母亲产后抑郁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作为身边的爱人和家人一定多给新生儿妈妈一些关注与理解,让每一位妈妈都能开开心心地照顾好宝宝。这才是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
        在做好情感养心的同时,妈妈尽量也要做到用语言带动思维的发展,多对孩子说温暖的话,尽可能地解释好孩子每一个动作的语言名称,细致的揣摩孩子的情感需求,并及时给予满足,这都是当妈妈必备的素质。一个初为人母的妈妈,面临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人到一步一步慢慢地学、慢慢地做,这是一个很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身边家人的鼓励尤其重要,当面对困难时,请休息一下,不要害怕,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可以了,我们就知足了,切记不要焦虑,不要害怕和彷徨。也许我们做的不够完美,但只要我们在不断努力下,进步就可以了。母亲轻松愉悦地面对孩子最重要。
        语言带动思维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种用语言解释日常生活中正在经历的事情,孩子的行动再配上你温柔的解说是孩子理解这个世界最好也是最快的通途径。第二种,坚持每天晚上睡前进行半小时亲子阅读。儿童绘本是有很好的分级,有适合0-1幼儿的书籍,有适合1-2岁幼儿的书籍,有适合2-3岁、3-4岁以及5岁以上的各种读物,孩子在合适的年龄看合适的书籍,孩子的兴趣会被激发,同时会给孩子一生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建议孩子人从小开始进行亲子阅读,甚至对一些好的绘本,可以父母和孩子一起演一演。蒙特梭利女士曾说过:“我听过的,我就忘了,我见过的,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这句话也是孩子在小学阶段,老师多让其动手操作较教具的理论依据)
        当一个母亲在0-3岁做好两个教育:养心教育,养脑教育,三件事情
                (1)用情感来养心                     养心教育
                (2)用语言带动思维的发展             养脑教育
                (3)用运动锻炼儿童肢体协调的能力     养脑教育
0-3岁母亲做好以上事情,我们孩子的基础就打好了。
        











12-18岁,显性教育。条理、           勤奋、努力、积极向上。



0-12岁,隐性教育。关注              孩子健康人格形成的关键期。






第二时期   3-6岁幼儿园时期。
        3—6岁的幼儿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因此,此时的幼儿园也是在帮助家庭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包括生活习惯、游戏规则,社会交往意识,分享意识,互助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等…
        一个孩子在0-12岁成长的阶段是养心养脑的过程。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棵大树,俗话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在0-12岁这个时期,教育应该是人一生最关键的根部教育。例如:有一种生长速度极快的植物叫“毛竹”,六周能生长15米,2个月高达20米以上,人们很容易观察到一种事物的显性特征。竹子在一天之内长三十多么分,大家看到感到很惊讶,可是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关注毛竹为什么会成长如此快?也就隐性持征。毛竹在前五年之内不见有任何变化与成长。在第六年春雨过后,才会出现“雨后春笋”般地疯长。但亲爱的你能说:“毛竹生长只用了2个月吗?”毛竹在前五年是以一种不被察觉的方式成长,向下扎根就是隐性特征、隐性教育。我们更应该研究他前五年是怎样生长的,挖开土地,我们会看到毛竹在前5年根系已经向周围发展了10多米,向下深扎5米左右,有的根系可达数百米,甚至2公里,就是因为前5年的养根,才出现了两个月长20米的奇观。作为一个12岁以下的孩子,成人看不到孩子特别大的差异,因此忽视他的成长教育,这个时期才是真正应该关注的教育,根部教育,心教育,脑教育。这不是一个快的过程,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过程,而是一个缓慢又费心的过程。最需要我们每一位妈妈劳心劳力的过程。也是我们每一位老师要付出极大爱心、细心,耐心助其成长的过程。这个时期如此重要,如果一些母亲贪图省事、享乐不去管教,会给孩子后期的成长埋下巨大的隐患,等他青春期落后了、各种叛逆问题显现出来,你会猝不及防、焦虑不安。而这个时期你花费多大的心思、耗费巨资也起不到想要的结果。0-12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时刻,3-6的幼儿园教育对人一生也会起到关键的影响。
        因此3-6岁的幼儿园最大的职能是要尽量弥补每个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因为每个家庭教育都有长有短,情感多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活泼好动,情商高、人缘好、安全感足。但这类孩子会缺乏条理性。

有的家庭孩子很敏感、内向、腼腆,这类孩子需要我们多多鼓励,有的家庭孩子过于溺爱,规则意识差我们应及时树立规则意识,游戏规则意识等等……不同的家庭会出来不同的孩子。
        幼儿园如果只关注了显性教育,过早地让孩子读写算,背唐诗背儿歌。如果老师和家长把握的好,在不伤孩子情感的前提下去做,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把握不好以牺牲孩子的快乐,情感,对事情认知的新鲜感,探索能力换来的读、写、算、背。我认为不学也罢,免得得不偿失。

第三时期: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也是根部教育的关键时期,不能以显性的教育作为惟一评判的标准,如果家长与老师只重视成绩,通过逼迫和一系列条理性的操作确实能让孩子的成绩在一段时间大幅度提高。但如果后期家长与老师放手,孩子立马出现大幅度滑坡,会让家长产生无能为力、恐慌感。会让母亲产生教育的失败感。而孩子会出现心理上的各种问题,让家长如料不及。
小学教育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成就我们亲爱的孩子们呢?
一、请重视运动能力的培养
二、请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请重视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运动能力的培养:
人体有五种感觉:
1、听知觉  2、视觉    3、触觉   4、前庭觉    5本体觉。
这五种感觉会影响孩子的学业、生活,将对人一生起重大的影响。
        1、听知觉发展不好,学生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答非所问,说话语无伦次,明明听讲很认真,但是做动作或行为表明他根本没听懂。
教育建议:①、分清主次音,一对一不利于培养专注力,家庭过度安静不是好的环境。
②、辨别系统,丰富,有差异的环境,区分辨识听到的声音,鼓励自由随意的敲击。
③、整合系统,前两者好,整合就好。听觉和专注力有绝对的关系。
         2、视觉发展不好,孩子写字容易超格,抄写慢且困难,认字能力差,不喜欢阅读,注意力不集中,方向不佳,易迷路,无法专心念书,认字较辛苦,喜欢以听觉学习。
        3、触觉发展不好,孩子易爱哭,胆小情绪化,怕生,紧张、偏食,怕人触摸,喜欢攻击别人咬指甲吃手、情绪不稳定,不合群、爱惹人。
        4、前庭觉,学生症状:动作不协调、晕车、恐高,一直转不晕、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空间辨识能力弱。语言发音迟缓,不愿做荡秋千等活动。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
教育建议:1、旋转运动
                2、摇晃运动:俯卧;仰卧;侧头脚颠倒摇摆;秋千
                3、平衡运动:平衡木;走窄道
                4、跳跃性运动:蹦床;羊角球翻滚垫运动
                5、姿势反应性运动:各种姿态的
                6、各种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的体验
        5、本体觉学生症状:身体协调性差、动作缓慢,手脚笨拙,坐姿歪斜;组织条理性差,逻辑思维不畅、语音发音迟缓;过分好动过分安静;做事拖拉,磨蹭;语言表达能力差,缺自信,消极退缩不敢表达,书写速度慢,字迹不规则,力度掌握不好。
        以上五种感觉相互配合,共同协调,才能使孩子优秀。而现在很多孩子因剖腹产。抱的多,运动少,造成一半以上儿童感统失调。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调整办学模式和办学方计,也是我们研究的内容?
        个人意见,学校重视孩子运动能力的开发:一个肢体协调,动作灵敏的孩子,思维一定是活跃的,后续力量也是巨大的。在小学不强迫,不逼迫的原则下,这类孩子可以考八九十分。进入初中后只要在老师有条理的引导和管教下会上升很快。小学适合情感型教师(活泼、亲切、友善),善于发现孩子的困难,再报以温暖的鼓励;给孩子爱的力量。会对孩子的一生起巨大的影响。这类老师更像妈妈一样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是孩子一生及其重要的启蒙老师。所以小学教师对孩子一生真得很重要。
        总之,小学教育更应该关注孩子的隐性教育--也就是根部教育,心教育,脑教育。而这一过程是缓慢且用心、耐心教育的过程,切不可急功近利,损伤了孩子的情感。牺牲了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良性竞争意识,规则意识……等一系列人格发展的时机。如果小学只重视成绩而忽略了孩子作为人一生最重要的情感和规则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进入青春期,他会叛逆、不愿学习;打架、抽烟,辍学;等进入初中,高中,校园暴力频发;厌学,辍学现象严重。即使努力进入大学后,无人管判,他也不知道人生的意义。他会迷茫、无助,无生活能力,不会爱人和被爱,甚至厌世轻生,甚至因一点小矛盾就和同一宿舍的舍友相互残杀,而这一切都是小学阶段只重成绩、忽略了人格培养的恶果。因此,小学首要让学生学会感受爱与被爱的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共同协作的能力。这样才能使我们社会发展的更好。
        探究校园暴力频发的原因:
        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体会各种情绪--生气、忧伤、愤怒、平静、快乐、友爱的能力。(很多孩子体会不到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且有生气的事情发生又不会表达,他会寻找社会不接受的方式表达压抑的情感。如打架滋事、群殴事件。有研究表明:打群架的孩子,他是体会不到他的这个行为会给对方带来疼痛、痛苦、伤心的感觉。再加上当今电视上打完后狂笑,打完后满血复活,都给孩子带来错觉。让打人者觉得,我打他,我心里挺舒服的;而对方的感受我不知道。打完对方后,过几天他就满血复活了,没事的。所以因为情感联接的缺失,会让孩子体会不到对方的感受,造成打人者残暴的行为,而不自知。这是我们当下教育的悲哀。
         0-12岁一定让孩子体会各种情绪体验1、体会开心,快乐的事2、体会让人生气,愤怒的事3、体会合作完成事情来给我们成功的喜悦4、体会助人为乐后的幸福5、体会同学互帮互助的开心快乐6、体会因为意见不合后吵架,打架之后生气,无助、无奈的感觉,7、体会吵架后又找到和同学和平相处的窍门时的兴奋8、体会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9、体会欣赏春天百花盛开的绚丽多彩;体会夏天蝉鸣虫闹的热烈;体会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的喜悦,体会树叶被天气浸染后的多彩变化,漫山红叶的壮观景色;体会冬天白雪皑皑的宁静自然以及儿童在雪地中自由游戏打闹的怡然自得等等……。只有充分让儿童体会各种事情带来的条种情感,他才能获得爱的能力,才能感受幸福的能力,为一生幸福快乐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以后不论经历怎样的风雨,都以无惧无畏的勇气向前行加满油。
        幼儿园应以培养孩子生活习惯、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感受大自然的能力为主。
        小学阶段,在教学的同时,打好人一生感受幸福快乐的能力为首要目标。
        0-12岁基础打好了,孩子个个生龙活虎,耳聪目明,又善于合作交流。送入初中,再配以初中教师严格的管理,逻辑性强的引导,你总会发现一群平凡的孩子中,也许有一两个国之栋梁。这样,优秀的孩子自然出众,大部分平凡的孩子也得到了爱人与被爱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相信这一群平凡的孩子也会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校园暴力,大学生投毒,自杀的事件再也不要发生了。
        参考文献:1.[1]吴勇. "童化作文":探寻儿童语言和精神成长的秘密[J]. 江苏教育, 2018, 1201(62):67-68.
        2.[1]山品. 别有洞天的素质教育——儿童特型书《生长的秘密》的秘密[J]. 中国图书评论, 2001, 01(1):60-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