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节奏表现和创编的路径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3期   作者:宋英翔
[导读] 节奏是音乐的要素之一

        宋英翔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木头凳镇总校木头凳明德小学  066500
        摘要:节奏是音乐的要素之一。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可以说是建立在对节奏的准确理解与把握之上的,但节奏又是音乐学习的一大难点。因此,教师要通过不同路径展开对音乐节奏表现和创编的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难为易,去繁存简,提升节奏教学的活力。基于此,对小学音乐节奏表现和创编的路径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节奏;表现;创编
引言
        节奏是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更是音乐的灵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乐感。所以,要想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就要加强节奏训练,在实际的教学内容出发,重视节奏训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师并不重视对节奏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小学音乐质量,加强节奏训练,要结合音乐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一、用语言表现节奏
        教师要将教学的实际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以直接的生活经验为支撑,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进而理解、掌握节奏知识。生活中,许多声音都是有一定节奏的,比如走路声。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可以根据脚步声判断人物,这便是节奏的魔力。运用生活中熟悉的声音来进行节奏课教学,这也是许多教师常用的方法。如通过模仿知了的叫声教学附点八分节奏,模拟按汽车喇叭的声音教学前十六分音符等。教师在低段歌曲教学中解决切分节奏的问题时,就利用了师生相互间的称呼来进行。例如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中出现了切分节奏,教师在课前的师生问好歌中先引入了这一节奏,进行练习。“同学们,听听今天老师是怎样向大家问好的。”“同学们好-|!”“你会用同样的方式向老师问好吗?”学生十分聪明,脱口而出“郑老师好-|”。接着,教师便将这一条节奏展示出来——“XXXX-|”。然后让学生用这样的节奏再向身边的同学问好。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一节奏,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也很容易就解决了本课的难点。这一方法也可迁移到日后的音乐学习中。
二、新媒体环境下创编教学的实施内容
        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经说过“要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这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音乐教学实践的重要原则。

音乐读写是重要的基础,他说“根据古老的拉丁格言,文盲不仅是指不能阅读文字的人,也是指不能阅读音乐的人”“不会音乐的读写就不能掌握音乐知识”。新媒体环境下的创编教学,也促进了学生识谱能力的发展,还能检验学生的乐理知识水平。老师不止一次发现学生们在编创中的错误,但也正因为在编创中发现了这些错误,更加凸显编创教学对学生音乐知识的“检测”作用。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不同,给学生布置不同的编创作业。例如五年级,对第一阶梯的学生,按照课本的要求布置作业(节奏接龙);对音乐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则安排第二阶梯作业(旋律接龙);对有较好的钢琴基础的学生,则可以安排第三阶梯作业(旋律仿写等)。再如,四年级以2小节编创为主,五年级则可以尝试4小节编创,六年级则可以指定一些特定的具有民族风情的旋律创作,引导学生运用各种音乐要素来编创旋律,甚至还能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如以《动物狂欢节》中的“乌龟”曲和《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为例,让学生对比聆听之后,用同样的手法去尝试创作,这样的创作就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一种迁移学习方式。分层次的作业将使得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没有太大的压力,也能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展示锻炼机会,培养学生大胆创作音乐以及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利用游戏,强化学生的节奏感
        相关的教育心理学者通过对学生心理的研究,发现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体验,让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才能使学生学习状态达到最佳。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习,他们具有好奇心强和活泼爱动等特点,所以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这部分特点出发,设计游戏,激发学生对小学音乐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游戏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节奏感。从音乐节奏教学任务来看,主要表现为节奏结构简单、常识化、场景化以及充满律动感等特点,所以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前,要充分分析音乐教材,了解音乐教材中节奏训练的特点,主要将节奏与生活场景相结合,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认识。例如,教师在节奏训练中,可以带着学生玩律动方面的游戏,主要通过肢体有节奏的运动,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奥尔夫教学法,根据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几人分为一组,让他们在音乐中,有节奏地摇摆身体。还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时针、分针以及秒针,对其进行模拟,通过“滴答”的声音,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加强节奏训练的力度,进而让学生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形成节奏意识。
结束语
        音乐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支撑,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创编节奏,体现了音乐与生活的融合。此外,多样化的节奏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带来了多样化的节奏体验。学生在别样的教学情境中感受音乐元素,进一步走近了音乐,爱上了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洋.做好小学音乐创编活动,培养学生想象与创新能力[J].读写算,2019(23):5.
[2]张雪.开展节奏训练提升音乐素养[J].山西教育(教学),2019(07):31-32.
[3]顾瑾.基于即兴创编的小学音乐歌唱教学实践[J].科普童话,2019(26):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