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蒙清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 434300
摘要:乐感就是指人们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时,对作品本身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产生感知,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感知。音乐作为表现艺术的一种形式,它通过不同因素展现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例如:音高、节奏、旋律、和声等,使聆听者产生共鸣。人的很多能力都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得到提升的,同样,乐感也是可以通过后天进行培养。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和提升乐感的意识。鉴于此,本文对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音乐;学生乐感;培养策略
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应该在学生的学习生涯起到应有的作用,根据当下高中音乐教学的情况,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同学们注意到乐感的重要性,并针对乐感和鉴赏能力提高方法作出探讨与分析。
一、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乐感的重要性
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对学生综合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学生的综合培养计划,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受到了学校的广泛关注,教师需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乐感及音乐鉴赏能力进行培养。
在高中阶段,音乐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乐感和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提高乐感和鉴赏能力,有利于塑造正确的音乐审美观,避免学生受到不良音乐的影响,导致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其次,提高乐感和鉴赏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阶段,是学生上学阶段压力最大的阶段,良好的音乐教学可以缓解高中时期的压力,帮助学生陶冶情操,通过音乐鉴赏缓解压力后,身心得到放松愉悦,学习效率通常会得到提高。最后,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乐感和鉴赏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优美的音乐不仅有动人的旋律,还能给人们带来灵感和启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学生而言,面对高考压力时,可以通过提高乐感和鉴赏能力缓解现有压力,放松身心,同时起到激发想象力的作用,并且对于需要创新思维的创作型科目有启发作用,提高高中学习生活的充实度。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策略
1、丰富作品种类
学生个体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各自的喜好、情感认知都不相同,因此在乐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地丰富作品的种类,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音乐作品,应用于课堂中。此外,教师还需要剖析这些音乐作品中蕴藏的丰富情感,让学生从作品、作者、时代背景等多个角度对作品产生更深的认知,进而与作品情感产生共鸣。如此,教师才能在培养学生乐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一首音乐曲目作为教学的主体,然后基于学生的兴趣引入更多种类的音乐曲目,以此丰富学生的倾听体验。比如,在教学《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先从作品内容、作者、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角度介绍作品,使学生对作品内容有基础的感知。然后,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作品中蕴藏的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乐感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播放相同情感的其他种类的歌曲,如《这湾海水》《当归》等。在选择更多歌曲时,教师不应该将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排斥在外,只要歌曲内容与教学主题相适应、价值观积极向上便可以引入课堂。如此,音乐课程内容便能够变得丰富多彩,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动力。
2、关注实践训练
实践歌唱训练是培养学生乐感的重要方式,也是许多教师教学中存在较大缺陷的教学环节。因此,在乐感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开展适当的实践训练,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教师应当认识到听与唱都是培养学生乐感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合理调控理论教学、倾听时间以及学生演唱的时间,使学生在学习完理论之后通过实践应用加深对理论内容的认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理论知识与音乐曲目结合在一起,以此快速有效地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比如,教师可以PPT的形式将乐理知识与相应的音乐片段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聆听完整的曲目后再观看这些PPT,对作品特点有整体的把握与深入的认知。如此,教师可以初步提升学生的乐感与音乐鉴赏能力。随后,教师再开展实践活动,即引导学生进行歌唱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借助媒体设备以及乐器。比如,教师可以录制学生的歌唱过程,通过计算机重点播放学生在歌唱过程中失误的部分,以这样的形式增强学生的乐感。
3、重视对比教学
对比教学是音乐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提升学生乐感的重要方法。教师需要重视对比教学的有效开展,通过对比教学提升学生的乐感。在实践中,音乐教师可以不同作品比较、相同作品不同演绎等方式开展对比教学,培养学生的乐感。通过多样化的对比教学活动,有助于提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并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为例。在鉴赏这一曲目之后,教师可以留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在纸上记录下自己的感受。随后,教师为学生播放另一首古典音乐《水调歌头》,让学生仔细聆听。同样,在学生听完这首曲目后,学生依旧需要快速在纸上记录下自己的感受。这两首曲目都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名作,同时也与学生已学过或者将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有关联。将这两首曲目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对比鉴赏,能够对这两首曲目的优点与缺点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并且,这样的对比教学还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一首适合的曲目开展不同演绎方式的对比教学,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首学生较为喜爱的流行歌曲作为教学内容,在网络上搜集不同种类演绎方式的视频,如使用吉他、尤克里里、二胡等乐器进行演奏的视频。教师可以先播放曲目的原版配乐,然后再播放其他乐器演奏的视频。在播放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体会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曲目带给他们的感受。如此,学生的乐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三、结语
总之,就目前的教学成果来看,快速培养学生乐感并不是轻易能够达到的,因此,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标新立异,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力求寻找出最适合现代中学生的教学方法,同时也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积极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为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金爱芳.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J].文渊(高中版),2019,(5):71.
[2]王茂.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乐感[J].文渊(高中版),2019,(10):53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