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伟
黑龙江大学体育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人们也开始注重起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观念的改变使我们国民开始意识到拥有健康体魄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作为我国建设的后备军,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高校体育作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环节,更应该由学生本身出发,结合时代和学生现实的身体素质,构建出新的更适合学生体质发展的一套新模式,让大学生在大学里体会到运动的重要性,让运动成为一种习惯,提升大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高校体育 体育教学 新模式 构建
一、体育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改变,人们开始意识到健康的体质是进行一切工作和活动的前提。体育运动也逐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高校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的主力军,拥有强健的体魄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是在长期的高压教育模式之下,学生从小被灌输“学习好走遍天下”的观念,从家长到学校都只是单纯的注重书本知识的机械学习而忽略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低下。2020年最新的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低下,并呈逐步下滑的趋势。尤其是在疫情结束开学之后的大学生体测当中,有44%的同学肺活量无法达到平均水平,耐力,爆发力以及柔韧性明显不够;近视学生的人数普遍增多,并向低龄化方向发展;肥胖症正成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在上海某大学军训期间的校医院治疗记录来看,在大一五千多名学生当中,因为军训出现晕厥而治疗的学生次数高达4879次。这些调查数据无疑都在陈述着一个事实: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糕,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体育运动势在必行。体育运动不单单只是为了拥有健康的体魄,更是可以让身体的各个机能达到最理想的活跃状态。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可以让大学生们找到生活的乐趣和自身的自信心,减少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产生,让学生们不仅活着,而且活的更有意义。
二、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
(一)教学方法单一
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教师们总是习惯于在主导地位进行讲课。即教师简单的教,学生机械的学习,而且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失去了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动作技巧。一节课当中反复的练习一个运动技能,难免会出现倦怠感,如果动作技能太难,还会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1]。其次,高校体育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并且注重技术动作要领的传授,使得体育教学始终难以深入大学生的内心而浮于表面。
(二)评价方式简单
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较多,并且正处在活跃的时期,作息时间的增多也导致了他们作息时间的紊乱,而正是由于这种紊乱的作息规律,养成了他们自由散漫的个性,传统的课堂评价模式,仅仅是签到制和考试做简单的动作,学生们敷衍了事,根本无法达到学生的体质锻炼效果,只是注重分数的得失却没有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2]。
(三)课堂氛围枯燥
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课堂氛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课堂实践表明,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使学生的凝聚力和表现力达到很好的效果。而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课堂当中,机械的动作学习和单纯的反复训练,让学生产生了抵触心理。
体育运动的教学的特殊性就决定了体育教学课堂的枯燥,让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所以没有欲望进行体育锻炼。
三、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内容
(一)构建生讲师助交流模式
这是一个追求个性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现在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适当尊重学生的意愿,可以把一些简单的课堂任务交由学生来进行讲解或者组织,教师在一旁协助。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找到体育课的真正乐趣。学生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当中,也可以拉进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构建师生互评模式
课堂学习的评价在新时代下应不仅仅局限于老师利用考试等手段评价学生对于课堂内容和体育知识的学习,而是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和内容对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而不是一碗水端平,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体质,教师也应当建立有效的分层评价方式,给与学生最贴切的评价和指导。同样的,高校还应该完善教师评价制度,给学生评价老师的课堂表现提供机会,教师通过这些评价,可以很及时和快速的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找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增强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3]。
(三)构建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并用模式
单一的室外面对面学习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机械的动作指导也已经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跟随时代的步伐,让高校体育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跳板,就必须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手段,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枯燥讲解。多媒体就好似一个巨大的知识网,把所有的知识全部汇集到小小的芯片当中。各种教学手段如视频、动画、幻灯片等等的产生,为我国体育教学不仅提供了知识储备,而且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授课仅仅采用简单的动作讲解和动作示范,内容单一枯燥。互联网的产生,让体育课堂活跃了起来。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幻灯片来讲解体育知识和动作,也可以通过视频和动画示范来精准的把握课堂内容。也可以通过一些互动软件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体育锻炼,而不仅仅是局限在课堂之上。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填补了体育课堂的互动空白,可以实现远程教育和近程教育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途径
(一)加大体育设施建设
在现如今的教育环境之下,体育运动成为了重中之重。而高校的体育教学却始终停滞不前。要想更好的应时代的需求,让高校体育教学实现它的作用,就必须加大体育设施的投入。室内体育馆,体育器材和设施,各种竞技场地应该具备,让学生有充足的场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高校还应该为体育课堂增设多媒体设施,让科技与体育教育进行充分融合。只有设施完善了,改革才能成为现实。
(二)改变大学生的体育观念
新的教育模式不仅要传授运动动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爱上运动,让运动伴随自己的一生,内化为自己的生活,让他们意识到大学体育不仅仅是为了挣学分,更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强健的体魄是进行一切事业的前提和基础,全民健身逐渐成为了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保持健康体魄的前提就是进行体育锻炼。高校体育教学不仅仅要简单的教授机械的动作,更要向学生们传递运动的快乐,让学生真正喜欢体育并将体育锻炼形成一种习惯。
(三)提高课堂效率,增强课堂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好的体育课应该利用好课堂上的体育设施,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找到运动感觉,同时,也要增加一些趣味性的运动小游戏或者竞技类活动,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给课堂增添一些气氛,而不是让运动成为一种压力。让学生从内心真正的喜欢运动而不是单纯的想要挣学分。课堂效率提升了,课堂兴趣增强了,学生自然就喜欢体育运动了。
参考文献
[1]胡淑珍.教学技能[M].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8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
[3]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7
作者简介:辛伟,1969年3月,男,黑龙江伊春,黑龙江大学体育部,副教授,本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