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3期   作者:沈文辉
[导读] 基础教育阶段是小学生计算能力打基础的关键点,

        沈文辉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岔路河镇中心小学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是小学生计算能力打基础的关键点,良好的计算能力有利于数学学习效率的增强,教师应专注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不断深入探究可行的策略来提升学生该方面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计算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后续能力提升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
        数学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其成绩及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此关键阶段,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掌握科学方法,不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夯实基础。
        一、营造良好教学气氛,点燃学生的计算兴趣
        我们知道,学习兴趣的驱动力是潜在而巨大的。为此,在数学实践教学中想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为切入口,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对小学生来说,如果老师采用简单机械的灌输教学方式,加之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抽象难懂的课程,难以让孩子们对数学知识产生的兴趣,会愈发让他们感到学习枯燥无比,易于出现倦怠心理。鉴于此,教师要综合考虑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形象思维处于优势的现状来精心设计教学各个环节。具体来说,教师可借助多媒体PPT、生动的教具等形式来向学生呈现数学计算内容,或是借助小学生钟爱的游戏,或是竞赛等方式来开展计算训练教学活动。这样,让孩子们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下进行计算学习,给予他们轻松愉悦的计算学习感受,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避免他们的精力不集中,提升其专注力,能极学科素养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大有裨益。
        例如:,在教授乘法口诀时,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玩“数码接龙”游戏练习乘法,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教师可先说第一个乘法口诀,然后随机问一个孩子说答案,这个孩子说完了,就用指头指下一个同学,然后这个孩子回答后再出另一个乘法口诀题目,再随机找下个同学回答,依此类推。在“数字接龙”小游戏中,课堂氛围被有效激活,极大地增强学生的专注度,学生们在有趣的游戏学习中有效提升了乘法口诀的练习效果,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灵活运用计算方法,培养计算应用能力
        其计算能力主要包括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两个方面。数学教师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二是提高计算精度;依我看,老师可以通过教学生各种计算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所涉及的计算多为笔头计算。实际上,除了写作外,教师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口语计算与评估能力。特别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时,可向学生传授书面计法、口头计法、估算法等计算方法,这对提升学生的计算准确度及速度都很有帮助。


        例如:“”这道题,这样的问题,可以用口算方式。先算出“”,再加上,这其中涉及“补法”。教师可对学生深入讲解“补法”,让学生在计算多个数相加的公式时,先将可补成整十或是整几十的数相加,这样不但能提升做题的准确性,而且可快速计算速度。
        三、重视问题分析,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计算过程中,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够成熟,在计算时容易出现错误。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客观地分析,深究其原因,在该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计算错误并非造成错误的唯一原因。指导学生分析错误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学会总结原因。
        例如:以“简便运算”教学为例,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学生错题的分析,如学生曾犯这样的错误,对于“”此题,这主要是学生未认真审题,过于粗心。又如,“”,这种算术错误主要表现为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加减运算。对于学生犯的这些错误,教师要认真分析,把重点放在强化学生弱点以及扫清知识盲点上。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把错题提炼出来,积累一些典型,做成错题。要指导学生在正常学习过程中认真观察,避免同样错误的发生,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精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检查问题是审核计算的第一步。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把握题干的基本内涵,正确认识计算题的问题角度,积极探索计算方法与算法,不断提高试题的准确性。其次,书写规范,区域分清。不管是打草稿还是答题书写计算步骤,学生都要规范书写,虽然在打草调时做不到一定的工整度,但也要将演算步骤写清楚。如打草稿时,学生尽可能做到步步清晰,且放在同一区域,以方便做完检查。再次,注意答题的步骤。在解题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注意演算步骤的有序完整。不要因为遗漏步骤而导致错误。第四,检查。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完题后积极核对,看计算是否有错,判断是否准确,解答是否清晰,步骤是否完整,书写是否规范,教师应耐心、多给学生以指导,使其养成好的计算习惯,促进自身计算技能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非常重要,而计算能力是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但小学生正处于启蒙学习阶段,数学运算难度较大,这也是影响计算教学整体效率的重要原因。为了更科学、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们须积极不懈地探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桂小兵. 探析数学教学中对计算能力的有效培养[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 2020(2)
        [1]赵辉.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 小品文选刊:下, 2020, 000(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