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九中学
摘要:高中化学知识点当中概念作为基础内容。想要学好高中化学,需要先学好化学概念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点,更加有助于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化学概念的学习比较困难,可是只要教师采用有效方法,运用学生们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就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文章介绍高中化学概念学习特点,分析宏微结合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关键词:宏微结合素养;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化学概念即综合、对比、归纳化学事实与现象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点。可以发现的是,化学概念是化学现象、事实本质属性的直接反映。学生理解的化学概念,将会直接影响到其他的化学学习活动与对化学知识的深入探究。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化学概念教学,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特点,展开有效的教学。从而,为提高学生化学素养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化学概念学习特点
首先,概念知识的抽象性得到较大的提高。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物质的量”,经过调查研究可以知道,学生在计算微观粒子方面存在不足。由于概念抽象性要比初中知识大大增加,学生在概念学习中始终处在不求甚解的状态,未能深入对物质的微观含义进行理解,为后续学习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其次,概念精确性大大提高。这就是说概念在进行发展当中变得越来越完善,变得越来越科学。如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精确性表示概念适用限制条件越多。对学生来讲,更能够明确了解概念的发展,了解概念在某一个环节是正确的,具有可行性的,在解决问题当中要重视更多外部条件。
最后,概念同化现象增多。从人教版教材来讲,比较重要的概念包含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这部分概念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学生不用重新再生成概念,在原本知识的基础上,实施适当迁移就能够简单进行理解。值得关注的是,概念对学生来说并不是陌生的状态,也并不表示概念学习难度降低,尤其是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作为整个的化学学科当中的学习中的重难点。
二、宏微结合素养下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一)在情境中激发思维
化学作为在微观层次上进行物质研究,在课堂教学当中通常会讲解到非常多从微观视角出发研究宏观物质的相关内容。这部分知识点通常作为教学的重难点,也作为学生学习的疑难点。教师在进行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将原本抽象、无法充分感知的微观知识点转变为平时生活当中较为熟悉的、可以看到、可以触摸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展开学习。教师还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起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科学、探究科学的能力,强化学生采用化学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宏微结合”素养。
比如高中化学教师在讲解“物质的量”这一个重点概念当中,作为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大部分学生比较害怕学习化学知识点。而教师通过在课堂当中为学生们列举出实际生活当中的例子如“一盒粉笔20根、一双鞋子有两只、一沓纸有100张”等,让学生对“一盒、一双、一沓”等表示宏观物质数量的集合体进行充分感知,通过运用“一滴水当中有多少水分子”的问题引起学生学习欲望。教师促使学生从微观角度对宏观物质进行审视,构建起物质的宏观量以及微观粒子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发展学生的“宏微结合”素养。
此外,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内容时,学生们较难掌握好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本质。所以通过将实际生活中所出现的氧化还原反应实施列举,如铁锅生锈、煤油燃烧、干电池提供电能等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对这些反应的共同本质实施思考。
通过有效的问题情境,带着学生深入思考,构建起从微观角度对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了解。通过为学生介绍处理汽车尾气的案例,让学生深入思考“怎样使用氧化还原反应对汽车尾气实现绿色处理”的方法,发展学生宏微素养,提高学生采用这一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在问题中构建观念
化学物质微观结构作为能够解释物质出现变化的一大原因,一旦出现宏观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科学家都会试着运用微观知识来进行解决,宏观以及微观都是解决化学问题的一大重要方法。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当中,通过提出适当的问题,带着学生紧紧围绕问题展开化学概念知识的学习。在问题解决当中不断帮助学生树立起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学生降低了对化学知识的陌生程度,提高了学习化学概念知识的兴趣。在高中化学概念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试着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展开思考,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概念知识,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化学观念。
如教师为学生们讲解有关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沉淀溶解平衡”这部分知识点时,向学生们提出下面的问题:第一,肾结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医生提倡预防肾结石一定要多喝水,为什么?难以溶解的物质能够溶解吗?这样一来,教师带着学生设计出实验,展开问题探究:在试管当中加入少量的草酸钙粉,加入蒸馏水充分进行振荡之后进行静置,利用上层清液用钙试剂来进行检验,钙试剂在具有钙离子的溶液当中显示红色,在不含有钙离子的溶液当中显示蓝色,发现上层清液当中含有钙离子,证明草酸钙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学生提出多喝水能够预防肾结石的原理即草酸钙沉淀溶解平衡朝着溶解方向移动,从而顺利将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引出来。
(三)在建构中掌握方法
通过新课标解读,了解到学科观念将所在学科思想的精髓进行了凝结,作为学科体系中本质内容,处于核心地位上。在现如今知识信息不断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学科知识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可是学科观念与思想变化较小。学生要对不可预测的问题进行解决时,学科观念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观念中包含分类、变化、守恒观念等。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概念原理的教学过程之中,需要把具体的化学概念知识提高到建构化学学科观念的层次之上。
如讲解原电池概念时,通过探究实验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在装有少量稀硫酸的两支试管当中分别放入锌片以及铜片,对所出现的化学现象进行观察,用手对试管外部的温度变化进行触摸。然后利用导线将锌片以及铜片相连,放入装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导线中间有电流表,对现象仔细观察。引发学生激烈讨论“铜片不与硫酸反应,那么为何铜片上会出现气泡,所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为何会出现电流?”让学生针对硫酸溶液当中存在的微粒 H+、SO42-以及少量OH-进行仔细分析,导线当中存在电子移动,且锌失电子能力非常强,电子应该由锌片移动到铜片上,那么溶液当中的 H+在铜片上得电子成为氢气。
然后提出下面的问题对原电池概念实施明确:溶液当中离子怎样进行移动的?电路当中电子是如何进行移动的?两极得失电子相等吗?这个装置当中能量是如何进行转化的?如何表示两极所出现的反应呢?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原电池本质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溶液当中的微粒出现的反应、两极出现的化学变化、电路当中电子的转移方向、两极得失电子守恒,帮助学生建立起原电池的概念,为学生渗透各种化学观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总体教学体系当中将概念教学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并且,综合化学概念的特点,教师合理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形成化学概念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形成好的宏微结合的素养。
参考文献:
[1]田晋鹏.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5):48.
[2]吕冰心. 宏微结合素养下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
[3]陈翠云,洪兹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9,26(23):58-60.
[4]刘振立.高中化学教学中结合实验理解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