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方程思想的课例研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3期   作者:黄振辉
[导读] 自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以来,教育教学方式逐渐随之发生改变

        黄振辉
        扶绥县中东镇中心小学
        摘要:自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以来,教育教学方式逐渐随之发生改变,小学数学教学中方程“数与代数”是小学阶段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方程思想可以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并用方程思想去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方程思想的教学渗透是教师在开展教学中的重要任务。笔者在本文基于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小学数学教学,将小学一、二年级作为研究的时间段针对方程思想的教学渗透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程思想教学;渗透
        引言:小学低年级学段的数学教学中,方程思想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渗透方程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点,方程思想主要指从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将问题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设元并设立起方程组,通过方程组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一、小学数学教育方程思想渗透的重要性
        方程思想是学生提高自身学习效率的一项思维,同时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刻的认知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在应用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复杂难懂的问题,通过方程思想进行分析、掌握、了解等过程从而实现快速解决问题。通过对各学段数学教材内容的分析,得以明确方程思想遍布于学生的小初高各个阶段,虽然在小学阶段,方程思想主要用于较为简单的数学计算,但是对于小学生日后数学学习具备积极的作用,掌握该思想不仅能够提高其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其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方程思想的渗透策略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向其渗透方程思想,小学生无法接受,且极有可能引发小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所以教师应基于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将方程思想进行细分,以小学生易于接收的形式潜移默化置方程思想于学习内容中去。
        1.以符号化教学思路渗透方程思想
        随着数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不仅仅通过数字形式进行表述。数学符号也逐步加入数学的行列。世界学者认为数学其本质是符号与逻辑的双重结合,数学教学中逐步渗透符号化思想,可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并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程度。目前在小学教学教材中已经十分重视对数学符号的渗入。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授课的过程还是教材中都会出现。如:3+5=,6+=15,7+(  )=16,等较为容易理解的数字符号,并让学生进行填数,学生通过此种形式更易理解数学的含义,使其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随着学生年纪的增长以及对数学认知能力增强,教材中会加入如字母X代表数的概念,教师也可通过教学举例等方法促使学生对字母表示数有进一步的了解。帮助学生转换对数的思想,理解字母所代表的抽象化概念,为日后的学习方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数学中符号化思想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随处可见的,教师应采用适合小学生的方法进行渗透,无论是教师授课的过程还是教材中均会出现如:()、等较为容易理解的数字符号,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填数来达成解题的目的,辅助小学生初步接触方程思想。
        2.以集合思想渗透的教学方法渗透方程思想
        集合思想的概念是教学中教师最为常用的一种渗透方式,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对集合图的认识以及如何利用集合图去解题。

图形作为集合的一种表示方法,因此在小学教学中集合的概念对于教学及学生都存在较大的帮助,集合图品样千种万种,教师可利用课上教材中以及生活当中的事物进行对学生渗透。例如:教师讲:桌面上粉笔盒中有10根粉笔,其中有3根粉笔是黑色的,请问黑色的粉笔和粉笔盒内的7根粉笔有什么关系?(包含关系)。那么教师可引导小学生应用画图的方式去表现出来其中的意思,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指导小学生建立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为小学生画图提供必要的启发和帮助,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同时教师也可指导小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相关知识进行自主画图展示,从而使学生从中获取个性化的计算方法以及数学知识的表达方式。
        3.以转化思想的教学方法渗透方程思想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而最为常用的莫过于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方法是将已有的问题A转化成求B问题,此种转化方式能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转化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加减计算11+15的教学讲解时,就可利用转化思路将11和15进行转化,转化为1+1和1+5两道十以内的方式来计算,这样使小学生更容易去接受教师授予的知识,从而把复杂的问题变成简易的方式来解答。同样的方法,如:在减法的运算当中,64-38可以将它转化为14-8和5-3来计算。由复杂难懂的难题转化成简易易懂的问题,小学生不仅能够在一、二年级小学数学学习中应用,而且在后期的受教育中也能够经常使用转化思维方式,转化思想的教学渗透可以使小学生在面对难题时能够快速地达成问题解析的学习任务。
        4.以运用生动形象化教学方式渗透方程思想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是比较形象化的,也是学生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备教学方案的同时应将小学生的思维过渡阶段作为备教学方案的一项考虑因素,并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对形象化教学方式予以高度重视。例如:在教学5-3这一减法算式中“-”所表达方式时,教师说:讲台的桌子上,有5个苹果,现在教师吃掉3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吃掉”就是减去3的意思,运用适当的形象的教学语言向同学传达教学课上的重点知识,因此通过教师形象化的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掌握新知识以及理解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在采用形象化教学方式的同时需以学生身边常见的事物为基础,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切合实际地进行举例说明,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教师也可在教学课堂上组织小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实战演习,帮助学生的知识内化为其更好的应用方程思想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方程思想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掌握有效且合适的方法渗透方程思想,教师应做好渗透规划。小学数学教学方程思想的渗透,是为小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做好基础,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也需总是自身教学素养的提升,侧重于将方程思想细分并逐一融入至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小学生的学习启发与教学引导。笔者认为教师在授予知识的同时,应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对方程思想的兴趣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是一种从简单慢慢发展到困难的过程,因此为小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高文兰.在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方程思想的课例研究[J].科普童话,2020(26):36.
        [2]邓婷. 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3]李晓兰.在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方程思想的课例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91.
        [4]齐明月. 在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方程思想的课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