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婷婷
贵州省荔波县第六幼儿园 558400
摘要:开展德育教育活动,让德育教育的活动深人每一位教师和家长的内心,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的一致目标。对于幼儿以后的发展来说,德育是一项很重要的教育内容,因为幼儿此时的观念尚未开始发展,好的品德教育的输人对于幼儿的一生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也只有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们重视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的活动真正开展起来了,幼儿们也才能真正从中学到东西。同时,德育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光靠在学校的时间就能提高,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双方共同努力,及时沟通分析,从生活和学习两方面同时作用,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幼儿的道德水平,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幼儿教育;德育教育;开展策略
一、幼儿园德育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德育教学内容偏移
调据查,幼儿园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爱祖国、爱家乡、爱家人和人格培养四个方面,偏重对幼儿良好社会人格的培养,对幼儿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相对薄弱。在小班、中班、大班,德育的课时安排不同,大班德育课时占比明显低于小班和中班。由此可见,对大班幼儿,幼儿园侧重各种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
1、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幼儿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繁杂,他们易产生烦腻的情绪,因此很多教师失去了创新的热情,教学照本宣科。这样,幼儿园德育多围绕教材开展,教学内容单一。很多幼儿园的德育教学形式化,教学无创新,幼儿无兴趣,德育问题较多。
3、家长对德育的认知不足
如今,多数家长重智育轻德育。很多家长把教育理解为智育,把家庭教育缩减为智育,又把智育简化为单一的文化学习,错误地认为只要成绩好品德就好。尽管国家一直在提倡重视道德,但德育实施的力度和推广程度远远不够。调查发现,部分家长把幼儿送到校外教学机构进行幼小衔接培训,还有家长给幼儿报了奥数班,这种堰苗助长的做法,违背了幼儿心智发展的规律,弊大于利。
二、幼儿德育教育的开展策略
1、提升自身教学素养,树立良好道德榜样
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的主体,提升自我教学素养、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很多家长都会反映孩子“老师说什么,孩子都更容易听进去”“老师说这个应该这样做”等等,这就是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树立良好道德榜样的真实写照。幼儿时期的学生没有任何独立意识,除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更多的参照都来源于教师本身。所以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对于幼儿德育教育的影响是十分重要且深远的。
2、激发学生兴趣,切人道德主题
在幼儿教学引导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的年龄阶段的特殊特征,他们对于自身陌生的事物都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和积极吐。而绘本故事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有趣性,利用图画的方式让儿童仅仅投人一定的注意力。幼儿教师便可以积极通过绘本故事去激发儿童自身的学习兴趣。积极摄人相关道德主题的文章,让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比如,说在进行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一绘本故事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文本的自我认识,让他们拥有更好的学习态度。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蝌蚪、鱼、虾、青蛙妈妈等多个绘本角色的扮演,让他们在自我表演的过程中认识到文章具体情节。同时,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小蝌蚪之外其他角色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乐于去帮助别人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加强对于幼儿本身的品德教育和引导,更好地让故事中所要体现的教育意识深人渗透在儿童自身的认识当中。所以,幼儿教师在进行绘本故事的引导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篇目培养学生不同的道德价值,让他们拥有自身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积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及时的穿插道德的主题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养成一定的优秀习惯。
3、德育教育与动画片观赏相结合
幼儿时期(3-6岁)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比较依赖于对事物的形象联想来解决问题。由于这一时期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刚刚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因此,幼儿的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例如,他们表象活跃,这个表象不是实物,而是直观的、生动的、形象的,具有具体性;又如,他们对事物的了解还需要依靠对实物或者画面、声音、语言等的探索与感知。
目前,幼儿德育的内容比较抽象,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德育教育方法上,有研究表明,教师选用较多的方法依次为谈话、表扬、讲故事和树榜样;家长选用较多的方法依次为讲故事、谈话、表扬。这是一套以外在抽象方法为标准的对幼儿进行的一场道德知识灌输。无论是抽象的德育内容,是抽象的德育方法,都使得幼儿德育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有趣、配音生动、画面丰富,可以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同的感官刺激。而且,很多动画片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例如,文明礼貌、尊敬老人、帮助他人、知错就改、乐观向上等。这些都能让幼儿在生动形象的感官刺激中得以渗透,在成人的引导下很容易就能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使幼儿德育与动画片观赏相结合成为可能。
4、家园配合,巩固相互分享与谦让的行为意识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场所。首先,通过每月最后一周周五上午的家长半日开放活动、班级微信群、QQ群等向家长展示幼儿园的教育引导策略,使家长认识到分享、谦让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人际交往的一个主要手段;其次在家里,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如果父母在生活中常表现出分享谦让行为,则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观察、模仿、学习。另外家长要教给孩子分享、谦让的方法。假期会发放培养计划表,以便教育具有连续性,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展开品德教育。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德育教育之路上,幼儿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幼儿园也应加大对幼儿的培养力度,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幼儿园在平时德育教育的活动中要及时记录下出现的问题,以便于以后工作的改进和进一步提升,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娟.浅谈幼儿德育教育[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1):275.
[2]缪荣.如何做好幼儿德育教育[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1):256.